第334章 炎风烈,长空云裂雷声彻。雷声彻,
第334章炎风烈,长空云裂雷声彻。雷声彻,旱原如炙,江河将咽。
46度不是极限,温度还在飙升。
而南方有些地区,最高气温早就突破了50c,当北方气温上升到50c时,南方某些地区已经超过了60c。
这种极端高温,说是几千年一遇都不为过。反正,历史上似乎从未见记载。
网上议论纷纷。
有考据党指出:“历史上极端高温的最高记录是44.4度。这一记录发生在乾隆八年,即1743年,当时帝都的气温达到了44.4度。此外,也有记录显示在某些地区气温甚至达到了46度。”
很多人不信,提出:“清朝时有这么厉害的监测手段”
那位考据党就贴出了许多史料,关于乾隆八年的“酷热”,不仅有史料记载,还有很多早期来华传教士们保留下来的信件,其中有酷暑情景目击报告、天文仪器观测数据及天气状况信息等等。
看起来还是有据可查的。
至于监测仪器,除了康熙年间南怀仁设计的空气温度计,还有清乾隆八年(1743年)法国传教士宋君荣(原名安托万高比尔)使用的新式酒精温度表,以拉谋氏温标测量并记录了当时bj的高温天气。
当时身在京城的宋君荣也在寄往巴黎科学院同事的信件里惊呼:“这座城市的老人称,从未见过这样的高温……”
至于近代,在1913年7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的格陵兰牧场最高温度为56.7度,但这一数据的准确性存在疑问。
而2020年8月16日,死亡谷的温度达到了54.4度,这可能是地球上记录在案的最高温度。
至于更早以前,比如清朝以前,或者远古时代,可能也有极端高温,但那时没有温度计,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
今年夏天,最高温度记录不断在打破。有的地方甚至传出了七八十多度的高温,已经不是常人能待的了。
有不少人热死。真的是热死。
因为热射病,很多就抢救不过来。
比如一些医疗条件差的地方,或者去晚了,拖延时间过长,就会出现多脏器衰竭,而导致死亡。
有些根本不知道这个病,只以为是中暑,喝点藿香正气水,想扛一下,然后扛着扛着,人就没了。
骂人的不在少数。
“贼老天,想把我们热死啊!”
“说好的超级大洪水呢连绵大暴雨呢现在人都快晒成肉干了!气象局是不是把旱灾和洪涝搞反了”
“高温持续下去,别说庄稼,连野草都枯了!粮食危机比洪水来得更快!”
如此高温,粮食欠收、作物减产是不出预料的。
“放心,我们国家的储备粮够大家吃一年以上的。极端天气再这样搞下去,估计过两年,也许明年,就要推广袁爷爷的高产水稻了。饿不死大家。”
悲观派留言:“这就是末日预兆吧先烤干再淹死,人类根本没活路……”
“建议高温补贴按分钟计算!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
某新闻媒体:“外卖小哥集体罢工:电动车电池都热到自燃了,送餐等于玩命!”
段子手调侃:“建议神秘铠甲人出来兜两圈,20马赫飞过带起的风都能降温!”
事实上,这个消息落后了,李响早已突破到40马赫。一些国家监测到了,但是秘而不宣。提都不敢提。
至于中国,自然也保密。
“真期待下雨啊。”有网友祈祷,在气象局官方账号下提问,“能不能人工降雨”
实际上,气象局也想人工降雨,奈何暂时还不具备那个条件。
有气象局尝试着打了几炮,压根没用。
也有明白人十分担忧:“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今年的大洪水,估计是不可避免了。恐怕真的要超出大家的想象。”
随着各路新闻报道,有人才后知后觉:“我去,这场极端高温竟然是全球范围内的,太不可思议了!”
“之前的末日预言,难道是真的吗”
“大旱之后有大涝,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博主在网上科普,解释了三点原因。
其一,是因为土壤的物理特性变化,渗透性降低。长期干旱使土壤颗粒连接强度降低,形成类似“板结”、“硬壳”的不透水层。英国雷丁大学实验显示,干燥土壤吸收一杯水需要十五分钟,而湿润土壤仅需数秒。在大旱之后,突遇强降雨,会有约70%的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而非渗入地下。这相当于让大地变成“天然溜冰场”,极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
其二就是气象系统迭加影响。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时,会形成“穹顶效应“压制水汽上升,导致持续干旱。而当高压系统崩溃后,积累的水汽集中释放就会形成暴雨。
其三,复合灾害放大效应。先旱后涝,植被死亡,地表抗冲刷能力降低,会加剧次生灾害风险。相当于打拳时先收回来再打出去,力度(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另外,“大涝之后必有大疫”,这是一套“组合拳”,高温仅仅是开始!
一时间,这个帖子被顶上了热搜,很多人哗然。
很多之前不明白的,这时候就莫名感觉到害怕了。
不过,也有人十分兴奋,因为,不用上班啊。
极端高温,很多企业按照之前拟定的应急预案,已经停工停产了。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用电高峰期,电能已经不足了。家家开空调,24小时不停歇,如果那些工厂再高负荷运转,电能确实告急。
有学生则遗憾,为什么不是开学的时候这样呢非得挑暑假。要不然,就可以多放一段时间的假了。
但更多的人还是愁。
尤其是那些背负了房贷、车贷的,工厂停工,没有收入,但这些开支可不会减少多少。
制冰机热销,可惜一些地方快递中断,导致派送延后。
“高温送不过来,难道等以后降温了再送吗那我还需要个鬼。”于是,很多人选择了直接退单。
至于线下商店,家用制冰机早就被卖空了。
当然,没有制冰机,用冰箱也能冻制冰块,制作冷饮,就是效率稍微低一些罢了。而且很多人家里的冰箱、冰柜,早已塞满了物资,腾不出多大的空间出来。
为了应对这次大洪水,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额外购买了大冰柜,专门囤积肉食、蔬菜等。
至于像一些可以放在外面的,比如盐、、米、面、油、零食、方便面、纯净水、纸巾、压缩饼干、罐头、常见药品之类,就更不用多说了。
好在李响提醒得早,国家早有准备,因此未造成哄抢以及价格上涨的问题。
李家村的物资,是李响直接给村民们发的,除了物资,还有各种高温福利,让原来贫穷的山区人民也享受到了发达地区的待遇。
李响带着雷家明、雷小南、韩奇峰,一众保安们,挨家挨户上门探望,分发物资。并再三叮嘱,这个月的电费,村里出钱,让大家不要舍不得用。该开空调就开空调。
因为有些老人,总是舍不得,觉得热怎么了,熬一熬就过去了。殊不知,热出病来,所费的医药费,远远超出那点电费。
而几家店,还有服装厂,都早已关门歇业,但员工的基本工资照发,待遇堪比体制内。
咖啡店奶茶店里的制冰机开启,制作大量的冰块,每天都给大家送去。
李响的表妹沈文倩觉醒的异能也是冰系,因此被拉来制作大量冰块。
沈文倩制作的冰块,都是超大块,直接在虎山、象山、熊猫山生产,因为大象、老虎、熊猫们也热得不行啊,尤其是五只西伯利亚虎,之前一直生活在苦寒之地,现在这么热,哪里吃得消。
三只超凡虎还好一些,但那两只凡虎,一天到晚伸着大舌头哈气,散热。而象群中也有凡象,熊猫里面也有普通熊猫。
李响给它们扩大了巢穴,然后在山洞里还专门修筑了冰池,沈文倩制作的大冰块,就是放在这些池子里。
老虎们跳进去舔冰,总算缓解了一些。而大象则“嘎嘣嘎嘣”,嚼着冰块,吃一块冰,再吃一根胡萝卜,不知道有多开心。
团团圆圆抱着几个冰球,在和三个幼崽们嬉戏。欢欢乐乐则泡在冰水混合物中,不想起来。团团的妈妈躺在一个吊床上,肚皮上放着一堆冰球和一堆嫩竹子,一边轻轻晃着,一边不紧不慢啃着嫩竹子,吃一口竹子,吃一颗小冰球,慢条斯理,比大象优雅得多。
……
夜晚,李响飞往帝都,将姜采儿接了回来。因为姜采儿怀孕了,所以飞得比较慢,晃晃悠悠,平时几分钟就到的,现在飞了一个多小时,不过也挺不错了,就当在空中兜风了。
姜采儿身着紫蜃甲,倒也无惧高空的寒冷和罡风。
在天上飞行的时候,姜采儿依偎在李响怀中,和他诉说一些学校的进展。
她的毕业答辩很顺利,已经拿到了三个博士学位,五个硕士学位。
“那你是不是就毕业了我的宝儿太厉害了,别人用七八年,甚至十年,才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你两年就拿了这么多。”
“我也可以不毕业啊。虽然有好几个学院都给了我副教授的待遇,还说让我专门主持一个实验室,成立自己的科研项目组,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继续当两年学生,再拿一些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再说。”
本科学士学位,已经不被姜采儿看在眼里了。她计划,还是读满四年吧,四年之后,再正式开始工作,全心筹建综合实验室。
虽然她拿到学位的那些专业已经毕业了,但是还有好多感兴趣,但是没来得及拿学位的专业,还是可以继续在里面当学生的。学校也同意她随意兼修,替她专门开了绿色通道。
“你自己安排好就行。”对于姜采儿的学业方面,李响已经帮不上任何忙了。他一个区区小本科,怎么有资格对拥有这么多硕士、博士头衔的科研小天才指点江山呢
唯有修行方面,还能带着姜采儿飞飞!
不过,由于怀孕期间,不方便修炼,也不方便进阶,所以姜采儿现在仍旧是十六阶,在孩子出生之前,也将一直是这个境界。
怀孕期间突破,对孩子有风险。
……
高温一天一天上升,开着空调都不怎么管用了,李响便带领村民们躲入了避难所,里面更阴凉。小动物们也都躲入了避难所。
李响家后院的菜园子、草草、柿子树、桃树、葫芦、腊梅树、辣椒树之类,有赵雪晴隔三差五过来打理,在高温中不仅顽强地活着,反而枝繁叶茂,长势更加喜人。
尤其是柿子树和那几株辣椒树,硕果累累。而其他人家的,早就热死了,早晚浇水,上面盖上遮阳棚都不管用。
这神奇的一幕令大家啧啧称奇。
村里的老人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人老成精,都早就看出来了,李响不是普通人,那几个丫头也不是。大家私底下自然有议论,但是都心照不宣,未有说破而已。
很多外地打工的,也都赶了回来。
有吃有喝,又不用上班,老人们和子女团聚也开心,避难所里跟过年一样热闹。
姚瑶、赵雪晴、雷晓慧三女也每天往李家村跑。她们是公司高层,员工们放假,她们可不能放假。
当然,她们将家里安顿得很好。三人现在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家庭地位杠杠的。
虽然姜采儿大着肚子回来了,但是三妞有些手段,把姜采儿哄得很开心,贴心照料,还送了许多小宝宝的衣物和首饰,相处极其融洽。
姚瑶之前说,如果李响能带她入圣阶,她愿意照料姜采儿坐月子,本来李响以为是玩笑话,但是现在想来,这三妞是认真的。
这还没圣阶呢,就开始照料了。
事实上,姚瑶三女的起点比较低,她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也很擅长抓住机会,姚瑶和赵雪晴浑身八百个心眼子,雷晓慧略微差些,但也有三四百个心眼子,但三人的品性其实都还算纯良。
李响其实很喜欢这样的女孩,心眼多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坏事,也是能力的一种。就好像王熙凤,很多家庭其实就需要这样一位主。
而洛菲菲则不同,洛菲菲年少成名,出道即巅峰,十四五岁就是国内一线旦了,所参演的片子,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部部大火,可以说是流量和票房的保证,她以前比李响还有钱,而且,修行天赋过人,光靠她自身,也有信心踏入圣阶。
即便李响现在不给她提供灵药,等末世降临,超凡粒子涌现,她依然能一飞冲天。因此,心气儿高,也就在所难免。
大洪水将至,李响也去苏州那边的别墅找了洛菲菲几次,但是,洛菲菲并不想见他。倒是洛菲菲的妈妈,热情招呼李响喝了好几次茶,都是极品的碧螺春。
李响也没好意思在那边多待,留下了一些贵重的礼物,就离开了。
礼物是给洛妈妈的,怎能空手上门
洛菲菲的妈妈看着李响离去,每次都叹气。其实,她们家有好多房产,别墅不止这一套,但洛菲菲偏偏选择在这里闭关。
那是因为,只有这里,才是李响知道的地址。
“这丫头,又忘不了,又不愿意见,还生怕李响找不到,真是难办喔……”
其实,李响不知道的是,李响每来一次,洛菲菲的怒气就会消一分。
……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村民们整天待在避难所,也颇无聊,在姚瑶的建议下,李响组织了一场红歌演唱会。
村民们轮番上阵,或独唱,或合唱,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
然后李金玉、李玉成、姜建国等爱好戏曲的,则表演川剧,吹拉弹唱,不亦乐乎。孩子们也在宽广的避难所里奔跑玩耍,到处捉迷藏,欢声笑语不断。
小动物们也都躲了进来,有它们在,巡视整个避难所,不怕有蛇虫鼠蚁。
最后,李响吟诗一首,是姜采儿写的。仿教员的《忆秦娥娄山关》。李家村村民听后,齐声拍手喝彩!
“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响说,教员的大部分诗词,尤其是那些经典的,都是在艰苦岁月写的,最令人钦佩的是,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压力多少大,教员始终保持着诗情画意。
困难算什么不要急,抽口烟,写首诗,慢慢来。《持久战》就是他老人家创立的著名的军事理论。
于是,姜采儿就写了一首。文辞还可以,但是论气魄,自是不能与教员相提并论。
这是一首《忆秦娥战洪涛》:“炎风烈,长空云裂雷声彻。雷声彻,旱原如炙,江河将咽。洪峰漫道千钧铁,人间重整山河越。山河越,九州同力,笑迎天裂。”
李家村的这场自娱自乐,自然进行了直播,在网上热度颇高,尤其是李响吟的这首诗,颇有几分装逼,居然是仿教员的《娄山关》。
同时,也确实给大家打气不少。
……
全球高温,各国网友议论纷纷,怨声不断,就在大家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天上乌云开始聚集,越来越多,一天比一天厚重,而且范围极广。
有卫星图显示,几乎笼罩了全球。
乌云盖顶,不见天日,白昼昏暗如夜晚。
开始刮风了,妖风阵阵。
国内,中央气象台紧急发布大风红色预警,局地阵风可达15级以上。红色预警的破坏性极强,可能导致房屋倒塌、船舶倾覆等严重灾害。
官方提醒:没必要尽量不出门,尤其是体重100斤以下的。因为100斤以下的很容易被风吹走。然后有沿海地区的网友分享经验心得:尽量给玻璃贴上“米”字胶带。
贴“米”字胶带,可以增加玻璃的韧度,不但可以对抗较大的风压,也可以防止玻璃破裂时四溅伤人。
本来,之前还有地区想要人工降雨的,但是,不等人工降雨,大暴雨就要来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住在高层的某网友兴致颇高,来到阳台也想学李响吟诗一首,准备拍个视频发到网上:“大风起兮云飞扬……”
刚刚念一句,高楼晃动,他吓得一个趔趄,立马滚了回去。
嗯,屋内帮他拍视频的女友,仍旧将他狼狈的一幕发了出来,正是由于这一幕狼狈,前后反差明显,且无丝毫表演做作的痕迹,反而令流量不少。
“高层太危险了。”有网友忍不住在
住高楼人士反驳:“你以为我们喜欢住高楼还不是买不起园洋房吗谁不想住独栋别墅,站着说话不腰疼。”
江城某网友:“你们敢想象,就我们这种非一线城市,180米以上住宅比比皆是,部分住宅高度接近270米。我住63层,胆战心惊啊。”
江城是国内高层住宅数量第二大城市,还要超过北上广,仅次于深。如果算上港岛,则排第三。港岛也就115座高楼,江城101座。深236座。但江城的经济和房价跟那几个压根不能比啊。
有公司还未放假,某下班的牛马裹紧衣服,艰难地走在街道上,看着远处树木剧烈摇晃而被吹倒,街上狂风呼啸,幸亏他垃圾食品吃得多,体重一百八,稳如老狗。
这位兄台看见路边有电瓶车“被吹倒”,一时热心,还想上前去扶,结果一凑近,只见车上都贴着车主事先留的条子:“别扶我。”
自然是故意放倒的。
然后,这位兄台还发现,一些大路灯也被拆了下来,放在了地上的避风处。
“我去,我得赶紧回家了。”虽然仗着体重优势,不怕被风吹走,但此时此刻,也莫名地感到心慌,赶紧逃回了出租屋,但一路上,他还是拍摄了一些素材,回去发了个抖音,并了公司领导。
意思很明显,希望公司那帮管理层能懂点事,晚上发个通知,明天不用上班了。
通知没等来,反而等来了这条视频爆火。
有人回复:“你真是胆子大,还敢明目张胆公司领导”
有人则评论:“我是不用上班,但我已经定了五台山的票,下刀子也要去。”
“景区也关门放假了吧”有网友质疑。
这个时候,事业单位自然是第一时间放假的。要不然编制怎能如此吃香而且通常还是带薪假。
私企就别想了。
“票都买了,不去太可惜了。”那人说道。
有网友劝诫:“票买了可以退啊,可千万别去了,失踪在半路,后悔都没机会。”
某北方网友:“解决了我们北方人没经历过台风的bug。”
……
终于,下暴雨了,倾盆而至,哗啦哗啦,好像有人在天上往下泼水。
有些人欢呼:“总算下雨了。该死的高温,总算结束了。”
可惜的是,这一下就是无止无歇。
而且雷声隆隆,闪电不断,人们没法出门。
好在,之前早有准备,各家各户都存了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