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我骄傲
第227章 我骄傲
听着曹利用的话,刘娥连连颔首。
倒是这个道理。
如今曹利用宝刀未老,对于军事是有着极高的见解。
刘娥觉得他这份眼光,绝非在座未曾打过仗的宰相们能够相比较的!
王曾极为意外的看向曹利用。
他觉得出兵相助甘州回鹘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费钱费粮还费大宋的威严。
毕竟这么多年不打仗,连西夏以及那些西羌叛乱都无法压制,如何能去千里之外救援
就算是救援,那一般也是有来无回。
“你笃定辽军必败”
听着王曾的询问,曹利用摇摇头:
“世上哪有那么多必赢的战事,打仗之所以要打,是因为有一分赢面就要赌。”
“否则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及刘孙在赤壁之战当中,如何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而流传千古”
赵祯恨不得要给曹利用鼓掌,说的太对了!
他看如此场面的时候,也是十分激动。
赵祯不得不承认宋煊写的真好,可惜最近三国演义一直都没有更新。
王曾被曹利用说的这番话怼的哑口无言。
在军事方面,他却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曹利用颇为得意的看了王曾一眼,自从他成为宋煊所言的好好先生后。
太后身边的姻亲便请求王曾通报太后,王曾自是不惯着这群小人,按照曹利用以前的规矩,对他们进行制裁和压制。
此举导致刘娥对王曾越发不满。
但王钦若那副病秧子的模样,不知道什么时候驾鹤西去,再加上王曾又没有什么过错,名声极好,她也找不到理由去贬斥他。
但是女人终归是有些小心眼的,一直都把此事记在心中。
赵祯对于王曾却是极为信任的,因为王曾每次都给他详细讲解此事的利害关系。
此时连王曾都被曹利用给说服了
赵祯随即想到了宋煊!
这些话莫不是宋十二教给他说的!
一想到这里,赵祯心中便犹如闪电一般划过。
兴许是如此吧!
赵祯相信宋煊是个有本事的,对于军事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了解。
否则三国演义不会写的那么好看。
当然了,赵祯觉得有些不符合历史的便是,极少数才会阵前斗将!
因为他没有看见大宋有斗将的,多是五代十国的时候,特别是李存孝很勇猛。
“其实,曹侍中所说的也不无道理。”
吕夷简如今还没有暴露出自己的本性,他虽然不断的安插自己的人手,但是明面上对于王曾还是十分的客气。
众人眼睛全都看过来,吕夷简坐在椅子上:
“辽军不敢去打西夏复仇,反倒欺辱更加弱小的甘州回鹘,那说明他们在军事实力上已然下降了。”
“打着互市的旗号,料他辽国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反正也能敲打西夏,我大宋不会坐视甘州回鹘被他覆灭,西北越乱对我大宋也越发有利。”
王曾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若是真的如曹利用料想的那般,大辽连甘州回鹘都打不过,这个险可以冒。
就算甘州回鹘真的被辽国暴打一顿,大宋过去互市,那也能让他们缓口气。
刘娥点点头:“那便如此吧!”
曹利用颇为得意的回到座位上,很快敛去神色,因为还有关于漕运的事没有说呢。
王曾又与几位宰相们商议有关派兵该如何派的事情,加上要怎么可那可汗回信。
总之天子年幼,许多事都落在这群宰相头上,个个都忙碌的很。
不仅要让太后明白,更重要还要让天子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将来遇到类似的事件,他也好从中抉择。
终于,在众人口干舌燥当中,议论到了有关漕运的事。
那便是漕运耗费颇多,该想个法子。
开封自古是四战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且加上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契丹对中原的虎视眈眈。
漕运为开封提供了基本的粮食保障!
最重要的是北方土地经过千年开发,地力已然下降,就得指望着南方了。
漕运在宋人的眼中可是被称为“建国之本”。
“漕运控制物价,保证京师稳定发展,无论如何都不能削减钱粮。”
王曾觉得就算需要省钱,也不该把办法放在这上面。
“那漕运的船只总是时不时的倾覆,不知有多少是人为的,就是为了中饱私囊。”
“该查查,岂能因噎废食”
几个相公又开始吵闹一团。
曹利用早就看够了,别说读书人如何修身养性,在这里,他们该吵还是吵。
年纪尚幼的赵祯对于相公们因为一件事吵闹,他也早就习惯了。
朝堂不就是这样嘛,关起门来吵,吵出个一二三来,再进行执行政策。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他想要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一直都在观察曹利用。
曹利用对于其他事都无所谓,但是此事从一开始就表现的恨想说话。
曹利用又见相公们吵闹个不停,他也就没再言语。
于是赵祯突然出声道:
“曹侍中可是也有想法”
官家发话了。
众人停止了吵闹,连刘娥都有些诧异的看向赵祯。
未曾想他会主动询问曹利用这件事的看法。
王曾等人本想定出个章程来,再应付的问一问曹利用。
曹利用见天子询问,遂主动站起身来:
“不敢欺瞒官家,我对于漕运确实是有一点微末的想法,主要是针对万一辽国撕毁盟约,进攻开封的假想。”
“哦”
刘娥接过话茬,虽然她清楚辽国可能会因为甘州回鹘的事,来大宋边境陈兵作为威胁。
“既然曹侍中有想法,不妨说一说。”
“是,太后。”
曹利用显得很是谦虚,再也不见以前张狂的模样。
甚至连与他发生矛盾的王曾,都不清楚曹利用为何会突然有这般变化。
但总归是挺好的,至少不会再政策上故意与他唱反调。
“在漕运的运输方式上,我大宋应根据各运河的不同状况,实行分段运输法,不在直接输送到开封府。”
“嗯”
王曾对于曹利用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本来就是有不少人贪墨,如此转运,定然会出现更多的贪墨事件。
而且还会更加耗费钱粮!
吕夷简也有些不理解,曹利用怎么就开始出昏招了
连赵祯也觉得曹利用是误解了宋十二给他出的主意。
因为赵祯更加相信宋煊,绝不会出昏招。
刘娥眼里闪过一丝异色,但并没有出声制止。
曹利用眼里尽收这些人的神色,他不紧不慢的道:
“比如东南六路漕船先运至淮南,将漕船货物缷入真、扬、楚、泗等州转般仓,然后再由汴河漕船运入京师。”
“分段运输的最大好处在于,一旦东南六路遇到突发情况,出现供应困难之时,这些州转般仓可以先代发京师,不至于影响京师的供应,又可以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同时这些返回的漕船正好在淮南装上食盐运回江南,这样一来,转运司的漕运经费就赚出来了,一举两得。”
曹利用说完之后,小议事厅内鸦雀无声。
众人皆是以为曹利用说的分段运输是个昏招。
可是等他说完之后,连王曾都不得不承认。
曹利用是有脑子的。
这样一来,运输食盐的利润,可比要弄点粮食翻船的利润大的多。
那些人皆是想要又快又好,恨不得多运来几艘船好去装食盐。
在封建王朝当中,食盐是一件极为暴利的买卖。
吕夷简更是惊疑不定。
今日的曹利用着实是让他大开眼界,先是在西北战事上说出了自己的心得。
再加上又以辽国入侵的假想,通过运河来做出分段运输之事。
细细想来,当真是一举多得的办法!
不过是在那些地方建立一些仓库,但足以应付恶劣的局面。
免得开封被围困,城中就出现极大的慌乱之事。
百万人的大城,一旦闹将起来,出多大的乱子都不为奇!
几个宰相像是新认识曹利用一般,他这段时间一直都不显山不漏水的,再今日放了个大炮仗。
关键还他妈的放俩!
任谁都得高看曹利用一眼。
曹利用如此厉害的军事眼光,让刘娥再次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若是真的换了曹利用,那几个副枢密使顶上来,有没有曹利用的眼光和判断呐
至少,宋煊通过这两件事的,让曹利用彻底唬住了这群人精!
毕竟是自家老岳父嘛,不帮他出主意,还能帮谁出呢
“好。”
赵祯率先反应过来。
在场的都不清楚,但是他已然清楚。
这定是曹利用暗中询问宋煊的结果。
宋十二他当真是给出了让朕满意的回答。
由此可见,十二哥儿他对于军国大事,那也是有着独到的见解。
朕亲政后,若是像十二哥儿这样的人才辅佐。
何愁自己这个帝王的功业,不会比父辈强上许多
赵祯也是有野心的!
他心中极为痛快,忍不住开始称赞曹利用。
方才得意洋洋坐下的曹利用见官家对他如此称赞,又回想起宋煊的叮嘱。
曹利用的尾巴立即翘了下去,极为恭敬的道:
“回官家,臣打了一辈子的仗,唯有在这些事上有些小小的见解,其余政务臣是一窍不通,官家还是多仰仗其余相公们吧。”
刘娥对于曹利用这番表态,也是十分赞赏。
这些话,连王曾等人都是极为满意的。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曹利用擅长军事,那他真是一辈子在军队里厮混过来的。
这一点,在场的人都无法与他相比较。
曹利用再次躬身,然后退回去,留给王曾吕夷简等人继续商讨细节。
他心中十分得意,恨不得给宋煊写信告知,这些人的脸色如何变化的。
你们全都没有一个会出好主意的女婿!
我有!
但是曹利用又忍住了。
今日之事一出,定然会有人盯着自己。
刘娥眼角不住的打量着曹利用,心思百转之下,看样子这朝堂的几个重要位置是轻易动不得的。
本想让曹利用与王曾之间相互厌恶,打破朝堂的平衡。
奈何曹利用突然转变了性子,而王曾本就是极为大度,就算曹利用犯了错,他也会求情。
兴许是自己的算计被王曾给看出来了。
连中三元之人,岂是蠢笨之徒
刘娥心中暗戳戳的想着,并没有声张,而是仔细听着台下的议论。
赵祯极为亢奋。
如此秘密只有他这个当皇帝的知晓,任谁也不知道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赵祯左右扭动身体,眼睛瞥见母后看过来,他只能小声的说今日水喝多了,想要去如厕。
刘娥示意宦官带着天子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反正宰相们的“商讨”,结论一时半会出不来的。
……
“呜呼。”
宋煊站在船头撒尿,随即甩了甩,自己提起一个小包裹背起来了。
王珪也背了一个包裹,里面装些衣物。
主打一个轻装上阵,反正去书院是供应住宿的。
二人在管城下了船。
宋煊努力踩了踩黄土地,在船上总是飘着。
“还是踩在地上踏实。”
“十二哥儿,那包裹我来背吧。”
王珪觉得自己这包裹里挺轻的,宋煊那个都坠下来了。
“不用,我这里装的是骨朵,自己背着方便用。”
“啊”
王珪是听过学子游学多是仗剑出行,如此遇到危险会有些用。
再加上佩剑对于整个人的气质也是提升的。
就是没听说过谁会带着骨朵游学的,这对于宋煊这个解元的气质,也是不那么符合吧
王珪不理解宋煊的思维,倒也没多说什么。
“在船上就听船夫说要喝一碗酸辣汤和肉粥,保准整个人都浑身出汗,特别爽咧。”
宋煊倒是清楚这两个结合起来,便是胡辣汤的前身。
唐朝胡椒就大规模传过来了,以前都是极为珍贵的。
到了宋代定都开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小吃也全都冒了出来。
他们那些常年跑船的就特别愿意喝这个,已经与宋煊推荐了许多次。
“好,便听十二哥儿的。”
王珪对宋煊自己带着骨朵这件事便没有多说什么。
反正十二哥他这样做,必定有道理。
大丈夫挎剑又不能骑马,少了几分潇洒。
王珪自己带的是朴刀。
他也不带剑那玩意,而且是做了思想斗争没有那拿着宋煊给他打造的铁鞭。
况且如今骨朵在大宋属于仪仗器物,算不得武器。
二人顺着官道走了走:
“秉直,你出门的经验多,可曾听闻有那种人肉包子铺的”
王珪闻言摇摇头:“似这种黑店很少见,至少我觉得在河南这地界很难出现。”
“毕竟这些年没有闹灾,不至于粮食歉收,做那种黑心买卖!”
“可惜。”
宋煊叹息了一句,若是有孙二娘那种铺子,他还真想见识一二。
但是如今的大宋国力还是蒸蒸日上的,哪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呢!
“十二哥儿是想要那骨朵砸人了”
王珪感到有些好笑,毕竟他与宋煊对练,打到最后还是有些吃力的。
真不知道十二哥儿的耐力如何那般强悍。
若是他也能进入禁军,将来一旦发生战事,定然能够获取战功!
“别说这话,我这是要行侠仗义!”
宋煊背着自己的武器包裹:
“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连个山寨土匪都没地方藏,咱们要是能遇到个水匪还行,山匪几无可能!”
“哈哈哈。”
王珪忍不住大笑起来。
他也就是跟着宋煊才会有此说辞。
哪一个行人会巴不得自己遇到一些土匪恶霸呢
“唉。”
王珪连忙开口道:
“山匪水匪难寻,十二哥儿若是想要砸人,恶霸泼皮还是可以打一打玩耍的。”
“嗯!”
宋煊连连点头:
“对啊,咱们宋城泼皮恶霸都被咱们打服气了变成日子人了,一时间没想起来。”
“对对对。”
王珪指了指前面的茶摊:
“十二哥儿,我们先去喝完茶解解渴,跟他们打听打听!”
“好。”
宋煊二人快步奔着茶摊而去。
这日子在管城这里没遮没拦的,也忒热了些。
“二位客官,快来喝茶,解解暑。”
王珪当即问道:“先来两碗热茶发发汗。”
二人坐在遮棚里,各自扇着扇子。
包裹直接放在长凳上。
小二打量了一下二人,像是外乡人,还是学子服。
瞧着就像是穷学子,但是瞧着他们二人的鞋子又不像。
应该不会逃单!
黑瓷碗被摆上来,铺子旁边燃着炉子,烧的是煤。
这种环境也不用害怕中毒!
宋煊吹了吹茶碗,王珪在那里数铜板放在桌子上,又额外掏出两枚来,手里又捏着几枚:
“茶博士,来与你打听些事,我们要去洛阳游学,又好嘴,想尝尝周遭的小吃。”
茶博士手里捏着两枚铜钱,眉眼带笑。
因为这种茶摊给赏钱的当真不多。
“明白。”
茶博士连忙说着管城里的店铺以及一些街头小吃,又推荐了性价比不错的住宿。
王珪点点头,把其余几枚铜钱塞到茶博士手里:
“我们都是学子,你知道是有着弱不禁风,最注重安全。”
“明白。”
茶博士掂量手中赏钱,十分开心。
王珪也是脸上带笑:
“所以周遭有没有土匪恶霸之类的,我们好绕着走,免得人生地不熟,被人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