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鼠猫狗鸽

第154章 寺庙偶遇(二更)

第154章 寺庙偶遇(二更)

“哈哈哈。”

众人都被范详的话给逗笑了。

他在整个应天书院成绩都属于垫底的存在。

他竟然过来主动询问书院前几名,他能不能成为大宋状元

这不纯纯认不清自己的真正实力吗

还是觉得宋煊等人会鼓励他

人生犹如电子竞技,菜就是原罪!

更何况科举这条路实在是太卷了。

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谁都想当状元。

问题是这条路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可能的。

甚至超过一半的人都无法完整的通过这个三级考试,顺利考上进士当官。

更不用说科举考试到了明朝发展为四个级别,难度进一步加大。

宋煊瞧着范详如此渴望的眼神,他先是点点头:

“当然是有这种可能的!”

“哈哈哈。”

范详颇为意外。

他本以为宋十二也会一同嬉笑自己。

韩琦虽然不清楚范详的实力,但是也通过他自爆说考了全书院倒数第一才进来的。

那只能说明他实力真是不强,能考中进士就是极大的运气了。

所以韩琦想不明白宋煊如此“宽慰”他的缘由!

“当真”

宋煊则是继续肯定:

“待到王夫子说的王尧臣等几个状元人选都上去后,范兄考取大宋状元的机会就变大了。”

“哈哈哈。”

王泰忍不住笑出声来,十二郎阴阳怪气是有一套的。

范详闻言也是自嘲,笑了一通:

“十二郎所说的,确是如此。”

宋煊打岔过后又笑到:

“不过范兄也不必如此发愁,其实俺对状元名头不是在意”

“嗯”

跟随宋煊的几个人,都晓得他必是某届殿试状元的有利竞争者。

而且宋十二他明明十分有天赋,如何会不在意状元名头

考中状元这是每一个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证明自己的读书人的理想!

哪一个会主动放弃如此可以世代传颂的荣耀

这下子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韩琦都忍不住出口询问宋煊为何。

张方平也有些期待十二哥能说出什么歪道理来。

毕竟状元这事真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宋煊却是挥舞着折扇一本正经的道:

“俺在乡下听人说,头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而探郎虽是第三名,可却是所有进士当中长得最帅的那个人,同样也是所有进士当中文章写的最好的。”

“有才又有容颜,将来等俺参加殿试,一定要竭尽全力考中探。”

“啊,竟然还有这等说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范详当然没听过这种说法。

此时三甲的名头还没有被宋煊说的三个所取代。

探郎这个事,韩琦是知道的,那都是唐朝流传下来的。

科举考试过后,自是有许多宴会,其中有一个探的宴会。

便是从新科进士们里挑出一两个人,到长安的各个有名的园子和园去,把那些最新鲜、最漂亮的采回来,给大家看。

既然是去采摘朵、探寻况,那这人也就被称作探使、探郎了。

这俩人选不得随便,就算是状元,也未必能被选上呢。

因为得看长相,只有年轻又帅气的人,才能当上“探郎”。

在唐朝,“探郎”那得是新科进士里边长得最俊、岁数最小的人。

诸如孟郊写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那都是探郎带回来的!

韩琦不清楚现在流传成这个样子了,不过一想宋煊所言也有些道理。

探郎既有蟾宫折桂的才学,又有玉树临风的风姿,堪称才貌双全。

难怪古人常说才子佳人。

探郎便是这才子中的佼佼者了!

韩琦已然自己在心中给宋煊找补好了理由。

因为他是想要中状元的!

宋煊见众人不信,哼笑一声:

“状元多了去,大唐的状元郎你们能念出几个人的名字”

“但是从古至今有几人是以帅的标签流传于世”

“那必然会被世人争相传唱!”

“哈哈哈,十二郎这番说法着实是有趣。”

王泰忍俊不禁。

他对宋煊胡说八道的本事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胡说八道也就罢了,偏偏还能有点那么道理。

直娘贼!

宋十二他真是混官场的天赋型选手。

作为宰相之子,王泰对于这些事,还是有着一定的认知的。

韩琦一时间也没想到大唐状元郎的名字,但是却想起宋玉卫阶之类的。

百姓争相围观,看杀卫玠!

众人说说笑笑的,进了灵台寺,依旧是去饭堂蹭饭吃。

迎客僧的弟子这次给他们搞了一桶。

人员又多了起来,一个桌子根本就不够坐的。

平常寺里着实是很少有学子们前来,就算是要拜神,他们也是去拜文庙里的孔圣人去。

这才是管着他们科举考试之神。

连孔圣人都不拜,转而去拜其余神,如何能行

况且有了迎客僧的吩咐,寺庙里的和尚倒是也不会对他们摆脸色。

毕竟闷米稠饭和腌制的萝卜能几个钱

这些东西跟香客们贡献的香火而言。

简直是九牛里的一根毛。

况且寺庙为了维持自身的形象,也会不定期的对外施粥。

让那些香客们瞧瞧他们捐赠的钱,寺庙确实是做了好事,没有往自己口袋里装。

至少在营销以及售后这方面,和尚们早就玩的明明白白的了。

宋煊吃完正放下碗筷,大家相互约着要去寺庙转转,然后再去大殿里夜读。

宋煊就瞧见顾夫人慢悠悠的走进来。

像是有些面色苍白生病的模样,旁边有个侍女搀扶着。

一帮学子们溜溜达达的往外走。

“嫂嫂,这是病了”

“快让俺瞧瞧。”

宋煊示意伙伴们先走,他要给人诊治一二。

王泰等人也见识过宋煊的手段。

那日已经见识过了,没必要再瞧着。

尤其是围观生病的小娘子,这传出去成何体统

他们是来夜读的,不是来偶遇小娘子的。

尤其是发解试近在眼前,任谁都得收收心。

方才他们鼓噪说要去转转寺庙参观一下,也没在饭堂停留,只是叮嘱宋煊让他好好给小娘子瞧病。

毕竟在他们的眼里,这个女人已然嫁为人妇,胸脯又大,定然讨不得十二郎喜欢。尤其是他们这些学子受前辈们的影响,审美也都是喜欢小雷,对大雷无感。

若是女子长得再瘦弱些,更容易把她们拥在怀里。

至于大唐以丰腴之美的女子,在大宋的审美,是不怎么受到欢迎的。

韩琦很是奇怪,宋煊他还会看病

但他的性子一向沉默寡言,倒是跟着走了,想要观察观察这个小团体的成色如何。

顾夫人见宋煊询问,只是点头。

随即顾夫人十分意外,因为她被宋煊搀扶过去坐下。

不由得心蹦蹦的加快跳起来了!

顾夫人再次感受到宋煊坚强有力的臂膀,一时间心尖有些发颤,整个人都偏向了宋煊,要靠在他身上。

同样小侍女也觉得轻松了不少。

宋煊坐下后继续给顾夫人把脉。

顾夫人不自觉变得紧张起来,直到宋煊用另外一只手按住她的胳膊:

“嫂嫂,勿要过于紧张,应该不是什么大病。”

顾夫人一下子就觉得宋煊的手掌有些发烫。

烫的自己胳膊都起了鸡皮疙瘩。

她脑袋里有些发懵,又觉得自己脑袋一圈跳动的有些爽快。

这是一种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

她不知道要如何形容,也不好主动发问。

宋煊发现她气血有些亏,随即小声问:

“嫂嫂是来了月事”

顾夫人默默点头,脸上有过一丝自责。

宋代社会仍普遍认为月经是不洁之物。

来月事的女子需避免参与祭祀、婚礼、宗教等重要活动。

甚至可能被要求暂时隔离,以免“污染”他人或环境。

“可用了月事条”

被宋煊如此一问,饶是经历过人事的顾夫人也事脸色变红。

大抵是月经在当时被视为私密之事。

女子会小心处理相关用品,避免被他人知晓。

一旁的侍女也是红着脸:

“小郎君如何能问这种私密的话”

“唉,请注意,俺现在是郎中!”

宋煊倒是没有放开顾夫人的手:

“况且医者父母心,俺自是要好好确认一二患者的情况,小娘子如何能这般封建”

“难不成一个女子病的很重,俺就要因为男女之别就置之不理吗”

“这才是有违道义之事!”

“就算是妇人生孩子的时候,会又产婆在,可一旦出了事,也是需要郎中来救治的,人命可避什么礼教要大。”

宋煊的这番话让主仆俩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礼教就是限制她们的。

即使如今的女子还没有遭受南宋那种程朱理学,可也有些苗头了。

小侍女诺诺不敢言。

“俺又是医者,又是弟弟,还望嫂嫂勿要怪罪。”

宋煊伸手摸向顾夫人的紧紧贴着小腹:

“可是这里疼痛”

顾夫人感受着宋煊火热的手掌贴合,竟然出奇觉得有些缓解。

“便是这里,小郎君是给我医治了吗”

顾夫人不堪重负的依靠在桌子上:

“倒是好受了一些。”

大雷都被挤压的有些变形,倒是也流露出来一丝沟壑,显得呼之欲出。

“嗯,俺是跟师傅学的一种手法,治标不治本的。”

宋煊的手掌并没离开,看向一旁的侍女:

“劳驾小娘子去问寺庙师傅要一碗热的红水来,也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方法,至少能缓解嫂嫂此时的疼痛。”

“好。”

侍女见自家夫人如此难受,又有小郎君的医治,连忙过去讨要。

顾夫人感受着宋煊火热的手掌,在小腹上下摩擦,耳朵忽的变得通红。

她微微咬着嘴唇,鼻息突然加重了许多,甚至都呼到了宋煊的脸颊。

宋煊自幼就练习射箭,无论耳力还是目力都是极佳的。

他自是感受到了顾夫人的神态变化。

“嫂嫂,你现在可还好些吗”

顾夫人被这么一问,咬着自己的嘴唇,微微哼了一声。

她浑身有些发抖,又害怕被旁人看见。

短时间大脑的复杂情绪一直都冲击着她。

更何况她已然好久都没有过房事了。

少年人火热的手掌揉搓小腹

手指向上能划到她咯咯的一侧,以及向下揉搓,让她疼中又带了几分羞涩之意。

因此顾夫人也是紧张的。

一瞬间。

若是没有经历过她也不会想要。

可一旦经历过,便有些食髓知味。

饶是宋煊自认为定力极强,可也是有些难熬,不由的闭上了眼睛,单手按着木桌。

恨不得当场给她两杵子。

顾夫人嘤咛后,可她发现宋煊竟然如此羞涩,自是勇气倍增。

原来他还是个雏呢!

“十二郎,你怎么了”

宋煊未曾想到顾夫人如此胆大,主动询问。

顾子墨他能这么舍得出去媳妇套色狼吗

不过宋煊按住顾夫人的手:“嫂嫂。”

小侍女端着一碗红水过来,放在桌子上吹了吹。

宋煊憋着口气,努力露出一丝笑意:

“方才俺已经给嫂嫂用手法诊治了一二,此时服下这碗红水,兴许就能支撑嫂嫂回家这段路上不那么疼痛。”

顾夫人也是悄咪咪的瞥了宋煊一眼,努力撑起身子,示意侍女给她喂红水。

缓了一会,宋煊平复气息后,才开口道:

“嫂嫂,你这个毛病久吗

“嗯。”

宋煊双手撑住自己,细心叮嘱道:“今后还是要多运动一二,身体健康才能减缓痛感。”

“那没有什么医治之法吗”

此时连小侍女都看向宋煊,一脸期待的等待回答。

“有倒是有,不过也是治标不治本,能管上一年左右。”

“那也是极好的。”

顾夫人脸色渐渐恢复了苍白之色:

“还望小郎君能够如是告知。”

“怀孕。”

宋煊嘴里吐出这俩字,让顾夫人一阵失神。

小侍女瞪大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