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鼠猫狗鸽

第135章 弹劾平民,听都没听说过(一更)

第135章 弹劾平民,听都没听说过(一更)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王洙很欣赏。

因为当年他也是如此。

少年人若是没有进取心,连畅想都不敢畅想,那将来还谈什么中榜游街之事啊

王洙又看向张方平的同桌王尧臣:

“咱们两个是老相识了,若你与我一同参加殿试,保准能中进士。”

“只是我知道你志向远大,想要中状元,今后在书院当中,我会督促你的,希望你更要补短取长,向他人学习。”

他们两个以前是同窗。

但如今是师生关系,王尧臣自是行礼答谢夫子今后的小灶。

王尧臣也从来没有隐藏自己的决心:

天生五年的状元,他是当定了!

然后王洙看向宋煊:

“宋十二,我知道你,文章写的好,诗词也写的好,整个天下怕是难以找到与你媲美的,但是。”

宋煊忍不住嘴角上扬,千好万好,也防不住但是。

“科举考试诗赋考的是西昆体,你想要在科举当中取得好成绩,还得练!”

“多谢夫子的教诲,俺今后会下苦工练习西昆体的。”

宋煊也拱手答谢,但王洙并没有停下:

“十二书铺人潮涌动,虽说大家都是冲着彩票去的,可却觉得你写的那个石猴故事文笔极佳。”

宋煊却没想到王洙把话题扯到这个上面。

“这话本虽好,却不过是纸上谈兵;大宋不缺舞文弄墨的书生,缺的是心怀天下、肩扛社稷的栋梁之材。”

“望你以天下为己任,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方不负此生所学,不负这盛世江山!”

缓了一会,宋煊才开口:“学生谨记夫子教诲。”

王洙对宋煊这个年轻人是最欣赏的。

毕竟不是谁都有胆子敢于反抗当朝翰林学士的强权横压。

关键还能完好无损的来这读书!

不得不说一句,实力之外还有运气加成,都是旁人羡慕不来的。

再加上宋煊出身缘由,又能自己置办家业,还能为书院分润利润,将来为官后,也定然能够造福百姓。

王洙之所以提话本的事,是想要告诫宋煊不要把太多的心思放在那件事上。

就算你卖白纸赠那彩票,也能吸引许多人去买的。

有几个人会注意到那个故事的

王洙又喊了祝玉,对他一阵叮嘱。

可以说王洙拿到班级名册后,对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调查。

宋煊心中一惊。

他觉得自己这个班主任与张方平说的话当真不是吹牛逼。

全班这么多人,他王洙大多都是第一见,却把所有人的资料都记下来了,还分门别类的给出了一些今后学习的建议。

果然刚“参加完高考”的脑子,是属于巅峰状态的!

晏相公他押到宝了!

晏殊的识人之能,当真不是吹嘘出来的。

……

东京皇宫内。

吕夷简瞧着堂弟写给他的信件,确认了曹利用十分看好宋煊的消息,还主动给他写信。

光是这一点,便让吕夷简匪夷所思。

曹利用一个大老粗,难不成也想要玩榜下捉婿

见宋煊长相英俊,又有文采,所以提前沟通感情

吕夷简如今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其实他总归是有七个儿子,另外两个儿子都早夭了。

他也有女儿,但是未曾想过榜下捉婿这事。

莫不是曹利用他终于想明白了,既然儿子没有读书的天分,所以想要找一个女婿来为家族撑场面

相比于宋煊这个人,吕夷简还是对张方平更看重。

因为他认为宋煊过于跳脱,将来在为官上,定然不会有什么良好的表现,会吃大亏的,还容易坑“队友”。

要在朝中发展实力的吕夷简,其实内心是不希望自己的团队出现这种人,希望政敌的团队出现宋煊这种人,对他才有利呢。

这也是最后等吕夷简死了,张方平给他写神道碑的缘故。

尤其是神道碑这种要流传百世的活,家属岂能随意交给他人

吕夷简又打开堂弟给他写的第二封信,里面详细的记载了宋煊开书铺,但是主要是卖彩票的事。

堂弟发现宋煊的开奖当中并没有什么猫腻,否则如何能让一个乞丐与说书人中奖呢

对于这两个人中奖,吕夷简却觉得是宋煊故意的,拿他们俩来宣传。

一个是人人可欺的乞丐,猛然间就得到了一贯的巨款。

一石米的价格不超过六七百文,不足一百二十斤,可他一个乞丐能吃上三个月是完全没问题的。

还有说书人,通过他的喉舌免费为宋煊的铺子打广告,许多人都知道能中奖,那便会引发更多的人前去。

宋煊既然自幼就精通经商之道,他岂能不会在里面做手脚,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去购买下一期彩票呢

吕夷简差人把大宋律拿过来,他仔细核对了一二,确认宋煊并没有触犯律法。

那就是有些钻了大宋律法。

“够有心计的,不愧能斗倒窦臭。”

吕夷简直接给宋煊贴上了标签,这种人将来入了官场,倒是一把可以拿来砍人的刀子!

而且也用不着自己出面,他自己个就能撞上去。

吕夷简现在甚至有些期望,曹利用能够真的榜上捉婿,把宋煊捉回家里去,同他女儿生米煮成熟饭。

如此扳倒曹利用的机会也就有了!

吕夷简想了想,便唤来自己的心腹。

叫他把此事说给那些台谏官听,连带着彩票与西游记第一章作为证据给他们,看看有没有人来弹劾一二晏殊故意纵容此事的。

上次吕夷简想要让晏殊回到朝廷中枢当自己的助手,但晏殊却拒绝了,说是要为朝廷培养贤才。

绝不能连开始都没有开始就放弃。

此事让吕夷简有些下不来台,适当的敲打一二。

曹利用倒是用不着时时刻刻都在这里。

毕竟文官们议事也不怎么带他,只有在太后与官家面前,才会与曹利用讨论公事。

他们这些当宰相的人,是非常注意不跟手握兵权之人走的太近!

如此能避免许多麻烦。

更何况他曹利用一个武夫圈子,没必要硬融进来我等高贵的士大夫圈子。

这没你的位置!

曹利用收到了宋煊的回信,他倒是想要瞧瞧这小子写的啥。

“毕竟俺还年轻,眼皮子浅的很,看不见什么贤外惠中之类的,第一眼当然是看脸看胸看屁股看腿了。”

曹利用的嘴巴微微张大。

这小子是真的不拿我这个老丈人当回事啊

你小子没见我老曹长得有多英俊吗

我女儿岂能是钟无艳那种丑陋的姑娘!

“直娘贼,你小子胆敢如此小觑于我。”

曹利用立马差人去寻画师,帮自己小女儿画像,让宋煊那个乡下野小子好好瞧瞧。什么叫富贵人家的大家闺秀是何等的俊俏模样!

至于宋煊说的什么他自己文章写的一般,并不是他会的最擅长的技能。

“呸。”

“狗东西。”

“竟然自吹自擂起来了!”

“你以为自己很能打吗”

曹利用当即开始给宋煊回信:

“有本事你来禁军碰一碰,叫你小子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杀人技!”

曹利用对宋煊如此挑衅的话语,倒是谈不上厌恶。

反倒生出了一个可以吹牛逼的笔友模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么多年了,谁见他都唯唯诺诺,几乎没有什么平等的交流。

那帮子文官根本就不接纳他。

以至于曹利用想说一说,跟谁吐槽两句的人都没有。

但是他发现宋煊不愧是胆子大的敢干掉窦臭那个地位远在他之上的人。

这小子即使在信中对自己这个枢密使都没有多少尊重,反倒信口开河,上来就喊老曹。

他是一丁点都不见外。

如此一来,就更激发了曹利用心中想要吐槽的欲望,洋洋洒洒写了半天都没有写完。

直到小黄门来喊曹利用说是官家有请,要议论事情。

曹利用穿上官服,自是骑着高头大马奔着皇宫而去。

旁人都骑驴或者用骡子以及牛来拉车,但曹利用多是要靠着以往的威名去接待契丹使者。

在这种事上,自是不肯落下大宋的面子。

堂堂枢密使,大宋军队最高长官,出门骑个驴,说出去有一丁点面子吗

只会让契丹人笑话!

京师当中骑马人极少,但曹侍中骑马上朝是众人皆知的。

百姓听到马蹄声音,便主动退让。

当年曹利用冒险去契丹人那里谈判,停止了宋辽战争,对于开封城百姓而言,那是极好的结果。

否则契丹人一旦兵临城下,城中供应便会相应减少,那到时候饿死的便是他们这群普通百姓。

待到曹利用进了皇宫,听着台谏官弹劾晏殊,他眉头一调。

当他听到宋煊这个名字后,眼神微微眯着。

此人是“窦臭”的余党吗

弹劾晏殊也就罢了,宋煊一个应天书院的学子,连个官员都不是,弹劾得着他吗

这传出去,简直是让天下人嗤笑。

但是曹利用并没有立即开口,而是静静听着,闭目养神。

他还没有搞清楚,这场弹劾是谁主动发起来的呢!

宰相王曾是早有准备,他当即怼道:

“那宋十二连官员都不是,你却要在太后与官家面前弹劾他。”

“从古至今,都是民告官,还未曾有官告民之事,听都没听说过有这种先例,如此言行传出去,当真是让天下人嗤笑我大宋的台谏官没脑子!”

一向平和的王曾都发了脾气,这下子连王钦若也绷不住了。

不得不承认,王曾说的确实是有道理。

窦臭的余党若都是这种脑子,那他的仇就永远都报不了。

王钦若现在很得意,自己没有听儿子的劝告把窦臭收下当狗。

要不然全都是猪队友,坑了自己。

感谢窦臭直接上吊自杀,没有给他祸害自己的机会。

其实连吕夷简都绷不住了,他着实是没有料到,弹劾晏殊就晏殊,连带着一个普通学子也要弹劾。

这个台谏官能站出来粘锅,果然是没脑子的体现,我对他就不该抱期望。

连基本的矛盾点都不清楚,就急匆匆的冲出来,快去大宋艰苦的地方历练历练吧。

朝堂之中,根本就不适合你这种待着。

王曾怼的台谏官面红耳赤,方才他激动之下,牵连上了宋煊,说完之后才想起来宋煊连个举人都不是。

“太后,官家,这是晏知府给我写的书信,让我转交给官家,一看便知他的心意。”

“呈上来。”刘娥发了话。

吕夷简嘴角扯了一下,果然依照晏殊谨小慎微的性子,他如何能够不留后手

王曾他也是个心黑的,就故意等着有人来弹劾晏殊,他好把证据拿出来说话。

刘娥先是看了晏殊的书信介绍,得知宋煊如此做是为了推广他自己写的小说,这个彩票全是添头,并且愿意给书院分润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以此来维持应天书院的正常运转。

在信中,晏殊把应天书院的来龙去脉都写清楚了。

赵直、曹诚两位金主都以故去,为了维持书院的运转,他们俩家的钱财都填补的快要亏空了。

幸亏当今陛下下令把应天书院归为官学,才勉强维持住。

但远远不够用,晏殊知道朝廷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所以就自己想办法筹集资金,恰巧宋煊他想出一个好主意。

这件事完全是他晏殊授意的,与宋煊毫无关系。

刘娥执政这么多年,也了解晏殊是什么样的性子,想来他如此为宋煊遮风挡雨,是真的看好这个小子。

不过办学确实是一件非常耗费钱财的事。

“你们也都看看晏知府写的信。”

刘娥并没有把书信交给皇帝。

因为此时的天子赵祯已经完全沉溺于这只石猴的剧情里了。

猴子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当为第一,更不用说哪一个不想扮演齐天大圣呢!

“没了”

赵祯翻来覆去已经看了三遍,可惜只有第一章回的。

但他却是听过一点齐天大圣的故事的,那是小哥儿宋温暖讲的。

“你方才说这个话本,也是宋煊写的”

听到天子的突然询问,台谏官连忙点头:

“回官家,确实是宋煊所写。”

天子赵祯坐在位置上想了想。

宋煊!

“煊:释义为温暖。”

赵祯猛地抬起头,眼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