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戴罪之身
所以在开票的时候,黄老板的一百七十五万税金,他分成了两笔来开,第一笔开了七十五万,至于在周立办公室所接的电话,其实根本不是黄老板打电话过来的,而是他所设定好的闹钟,在提出这事之后,故意装作接电话的样子,相信周立会充分考虑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而季老三的沉稳也正好适合周立的要求,谁希望给自己开车的那么多废话啊。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聊了一阵,周立问齐国伟,愿不愿意把堆头村的支部书记挑起来,齐国伟倒是没想过这个,道:“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啊。”
周立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想想孙晓明可能也不会同意,放着这么一个宝贝,不榨干了怎么能放手呢,便笑着道:“大材小用了,来,喝酒。”
喝了酒,三人又杀到县城去吃烧烤喝啤酒,周立的酒量远比那晚所表现出来的要高,齐国伟意识到,周立这个人的心机并不一般,不过对于齐国伟来说,能够有一个领导“罩”着自己,总比两眼漆黑要好,哪怕这个人跟孙晓明有过节。其实在选择方面,齐国伟应该更选择孙晓明这个一.把手的,但是他对孙晓明的印象很差,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成不了什么大事。
齐国伟的分析不无道理,但凡成大事者,必有大胸襟,即便没有,最起码也要公平公正,苦水一潭死水的工作风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晓明不公平而导致的,这样的人必然得不到下属的爱戴,另外,他在苦水乡的党委书记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如果他有能力,怎么可能原地踏步至今呢?相比之下,虽然不知道周立真正怎么样,但是他年轻,仅此一点就比较有潜力了。
这一次的招商之行没有什么好说的,出去转悠了一圈,权当是休假,反正春湖那边的信息当初汇报的时候并没有全数上报。为了何辉的人生大计,齐国伟跟投资商不间断地进行了联系,最后那投资商都笑了,说:“死缠烂打的我见的多了,但是像你这么死缠烂打的就少见了。”
齐国伟笑着道:“死缠烂打也是有区别的,首先咱们是朋友,其次因为是朋友,你来投资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服务。一个投资能够有两个投资的理由,就已经足够了吧?”
在这种氛围下,对方的投资基本上问题不大了。齐国伟向何辉道:“何助理,以后这个项目就由你来跟进了。”
何辉一直很羡慕齐国伟的招商水平和口才,却是没想到齐国伟居然送给了自己这么一份大礼,一时间有些惊愕,不由道:“齐助理,我要是这么做,跟孙晓明有什么区别?”
齐国伟耸了耸肩道:“我现在就是项目招得再大再多,是戴罪之身,提拔也轮不到我,反正都是为他人作嫁衣,倒不如送给你了。”
齐国伟的做法当然不是他说的这么简单,他看人向来只看优点,至于缺点那要看是不是特别严重,上次在春湖,何辉带两保安找自己,这证明他心地还是很善良的,这样的人值得一交。
何辉听了这话,喜忧参半,喜的是如果这个项目成了,自己提个副科就有望了,忧的是不知道孙晓明会不会又把功劳给抹杀了,不过对齐国伟他还是很感激的,道:“齐助理,你的这个情我会记住,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只管吱声。”
齐国伟一笑而过,他现在需要的就是长远投资,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事实情况是他已经挨了深可见骨的那一刀。谁也不知道谁的将来会怎么样,所以长线投资还是有必要的。
齐国伟二人回到苦水的时候,叶开来那一组已经提前归队了,招商效果惨不忍睹,据跟他同一组的人武副部长蒋乃胜说,他们去了几家企业,连大门都没能进得去,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在乡里算个干部,到了外面,连个看大门的都不如。
对此齐国伟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之处,招商引资比的就是人脉关系,别说你是正科了,就是正处又怎么样,对于一些财大气粗的大老板来说,这种级别的官员毛都不如。
在向孙晓明汇报的时候,齐国伟让何辉单独去汇报,何辉不肯,一定要让两个人一起去,表明这个项目是两人一起招引的,齐国伟没法子,只得同去。
到了孙晓明的办公室,正要敲门,却听得里面有人在大声说话,其实用“说话”来形容并不妥当,因为那完全是在吵架了,仔细一听,竟是沈昌明。
只听沈昌明拍着桌子道:“孙晓明,你能带她去洗脚开房,我就不能带她出去玩几天?她b上印着你的名字了?”
孙晓明道:“昌明,你这说的叫什么话,坐下来消消气,咱们兄弟嘛。”
“谁特么b跟你是兄弟,少跟我来这一套。”沈昌明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刺耳。
齐国伟怔住了,沈昌明的确让他很意外,但是孙晓明的服软却是更令他意外。他也听到一些传言,说郁晓静最近跟沈昌明走的很近,都说两人搞上了,这沈昌明撬孙晓明的墙角,也难怪孙晓明趁机把他城管队队长给拿了,不过这沈昌明也不是好惹的,他那个接待办主任的哥哥跟不少县级领导关系都不错,这一点也正是孙晓明所忌讳的,所以才服了软吧。
说来也是,沈昌明啥也不是,跟别的女人有一腿就是
被人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孙晓明就不一样了,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这时门忽然打开,沈昌明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走了出来,齐国伟微一点头,向何辉使了个眼色,何辉会意,无意中听到了领导的隐私,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两人立时转头,去了何辉的办公室。
何辉关上门,压着声音道:“真想不到,郁晓静这么牛逼。”
齐国伟摇了摇头:“不要背后谈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