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合作前的质疑
【迪希雅说道:“唉…明白啦明白啦,坎蒂丝。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
【“我也算个调停人,只不过…呃,激进了点,还是让教令院的两个先说吧。”】
读者们看笑了,她说她是在调停诶。
把两边都打死了也算是停了是吧?你这调停方式是不是和申鹤进修过?
恰斯卡倒是看得很开心,没毛病,这的确是一种调停方式。
作为职业调停人恰斯卡深知一个道理,在武德充沛的提瓦特,武力调停确实比嘴皮子有用。
不同的是,恰斯卡是用武力威胁他人别动手,迪希雅是用武力把对方打趴下,属于是调停人亲自上去打架了。
这点就不如恰斯卡,恰斯卡的调停是哪种?
大概就是两伙人打起来了,恰斯卡阻止,然后来个类似于‘我若能射到戟上小枝,尔等就休战’。
然后她还真能,其他人一看她这武力值堪称当世吕布也是纷纷老实了。
不老实的被她的大左轮狠狠地射几发也就老实了。
最后就会变成双方在‘冰窖里说相声——动(冻)口不动手’的状态。
说回故事,‘调停人’迪希雅不需要多说什么,那么赛诺便先开口了。
【赛诺道:“艾尔海森说,教令院的风纪官们都不知道我去了哪里,可那并不是因为我在执行什么「见不得人的任务」。”】
【“…是我选择了「自我放逐」。”】
这倒是让读者们对赛诺产生了好感,原来你小子也反教令院!
只要你反教令院,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不就是喜欢在‘三九天’讲笑话吗?讲!大不了我们多穿点!
话说赛诺可是大风纪官啊,在教令院也算是高层了,连这种地位的人都‘叛变’了,教令院也真是有水准。
至于赛诺离开教令院的原因是:他发现教令院此次‘工程’有猫腻。
赛诺有去调查这次的‘工程’,发现相关的部分信息内容是大贤者阿扎尔亲自做的。
这里面的信息和物证都巧妙地避开了赛诺,显然是有意为之。
赛诺想要继续深入调查,但他的调查申请被大贤者驳回了,理由是:
【“「大风纪官的权力本就由贤者赋予,你无权审判我们。」”】
明目张胆的专权,这就是赛诺离开教令院的原因。
而且大贤者嘴上说着‘我们’、‘贤者’,好像是说这是他们大家一同做的决定一般。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内部是有反对者的,只是反对者被他私自囚禁了而己。
【赛诺:“那时我意识到,在大贤者眼中,风纪官不过是贤者们统御「知识」的工具而己。”】
【“风纪官最初的誓言,迄今为止坚守的原则,在当下的教令院里显得毫无意义。”】
赛诺的意思是,他明白了自己只是专权者的武器。
而为了践行自己当初的誓言,他宁可抛下大风纪官的职位成为‘逃犯’也要离开教令院。
【“…我绝不会放弃调查这件事。不需要他人赋予我权力,我会以自己的名义去审判。”】
因为,我们是风纪官。
赛诺的发言获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尤其是同为风纪官的人,各个都将赛诺视作前辈榜样。
不过对于熟悉赛诺的人来说只觉得此时的赛诺有些陌生。
还真是冷酷、冷静、冷淡啊,平时的赛诺可不是这个样子。
赛诺在工作状态下非常的正经,但是他和朋友们相处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他的这副样子对‘犯人’外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常见。
可能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那些‘冷’全都变成笑话讲出去了吧。
所以说有冷笑话就要讲,不然心就会变冷。
总之按照赛诺的发言来看读者们己经把他归类为队友了。
但故事里的旅行者却依旧保持警惕,担心赛诺是在编故事。
怎么说呢,旅行者这个警惕心也是时上时下的,有时候过于警惕,有时候又纯洁的仿佛一个大学生。
不过警惕并非坏事,比如现在赛诺就公开了一个艾尔海森的秘密,似乎是足以质疑艾尔海森可信度的秘密。
【赛诺:“我在教令院调查期间,曾撞见艾尔海森与贤者面谈。”】
【“贤者当时说过,要你去调查一位金发旅行者…对吧,艾尔海森?”】
所以说艾尔海森会出现在奥摩斯港其实是有计划的接近?
那喀万驿的偶遇旅行者难道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荧:对这个充满脑子的世界绝望了,这个世界,拒绝了我。
读者们眉头一皱,说实话大家是不相信艾尔海森站在教令院那边的。
没什么特别理由,只是因为他太装B了。
这么装B的人,总觉得他隐藏着什么秘密,有着自己的打算,不像是会被阿扎尔那种菜B当枪使的类型。
如果他真的站在教令院那边反倒落了下乘,这样的B
王就应该站在他自己这边,他独立一个派系才合理。
【艾尔海森道:“这一点我可以承认。我的确接到了调查这位旅行者的任务。”】
艾尔海森会接这个任务挺正常的,他一开始本就不认识旅行者,收到上级任务会去调查再正常不过了。
更何况他的上级还给他开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毕竟,那项任务回报惊人,没有哪个学者可以拒绝。贤者说:「完成后,我可以让你见识一下神明的知识」。”】
对于须弥的学者来说这个条件的确诱人,海芭夏会变成那样就是为了见识一下神明的知识。
这么做的风险很大,但依旧有那么多须弥学者前仆后继的去尝试,可见其诱人程度。
【艾尔海森:“只可惜,教令院的人并不了解我。”】
【“大贤者的话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那就是「神明知识」确实存在。只要知道这一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艾尔海森非常善于从别人的话语中收集情报,他在面对旅行者时也是如此。
虽然旅行者什么都没说,但她的否认和非正面回答等话语都成为了艾尔海森的信息来源。
没看到神明知识,倒是从旅行者这里了解了不少信息。
荧:艾尔海森,我己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