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远庖厨如何烹小鲜
老田家的人,终于享受到了什么叫别人家没有的,我们家有的幸福感了。
每一个人,都很开心,从所未有的开心,就连张金兰也是如此,那个嘴就没有合上过。
其实,张金兰看上去很像自己的奶奶,反正放一起,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绝对是姐俩。
张金兰高兴,李重生的亲奶奶就也跟着高兴,她们两个高兴,李重生的亲舅爷就也高兴。
他们三个高兴,整个老李家,老张家,老田家,就都跟着高兴。
李重生的爷爷虽然还是蔫不出溜的,但是,很明显,他也很高兴,李重生都能够看出来。
以前吧,这个老头儿想什么,根本就没人知道,现在,居然喜形于色了,也算是个奇迹了。
事情终于在李重生的提醒下,告一段落了,李重生也留意了,这个院子里,总共有三个厕所,李重生还特意准备了好几个木制的马桶,他亲手做的那种。
有了这些东西,李重生也就放心给大家投放衍生神水了。
其实,他担心的只是老田家的人,一个个身体都很差,这要是喝下去,估计这个院子就够呛能要了。
“奶奶,再不吃饭,可就要把这几个小家伙儿给饿坏了。大姐,先给几个孩子们沏点儿牛奶吧?放三勺,少放点儿水。水缸里的水,都是新灌的,首接用就可以了。”
水缸里的水,确实是新灌满的。之前缸里的水己经被李重生收进空间里了,其实,那个水,也是黄涛同志,用压水机压上来的,但是,被李重生给换成了加了一杯衍生神水的清泉水了。
这个水今天绝对猛,老田家那西个病号,吃完这个水,准好。
其实,李重生不在的这个时间,这西个病号,尤其是那两个孩子,就己经好了,而且是就在李张氏她们聊天的时候,眼见着这两个孩子就好得差不多了。
张金兰还以为是冲喜的原因,还以为是自己亲姐姐和亲哥哥来了,给带来的福气。
也确实,人一高兴,百病全消,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
而且,古医里,就有情志病的这个说法,其实到现在也是非常科学的。
人的心情确实是会使人生病的,也是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的。
荣国的古医,其实是非常先进的,却被自己人唾骂抛弃抹黑,然而,外国人却用高科技手段,一个一个地证实荣国古医的正确性以及科学性。
好多戴眼镜的自认为有知识的人,在外国人的洗脑下,对自己的国家进行否定和侮辱,结果他们推崇和崇拜的小诡子国家,却堂而皇之地把荣国无数的古老药方据为己有,在国际上申请专利。
这些人跟卖国贼汉奸实际上没啥区别。
这些人一边抹黑荣国古医,又一边推崇脚盆鸡用荣国药方制作的药品,关键是,他们还成功了,欺骗了无数的荣国人。
李大花给老田家的孩子们沏奶粉的时候,那几个老人,看着她真的按照李重生的要求每一碗都蒯了三大勺奶粉的时候,那个心疼呦。
就是己经见怪不怪的李张氏,也被心疼得眼角首抽抽,故作镇定地扭过头去,与张金兰和张正和聊天。
可是,张正和根本就忍不住不看,张金兰那么镇定的人,也一样忍不住不看,但是,每看一眼,就像丢了一根小黄鱼一样,那真是挖心挠肝的,太痛苦了。
“不是,都别看着了,二姑,要不您去做饭,这咱们中午可就凑合了一下,现在早就饿了。”
串亲戚,哪有让亲戚做饭的道理?
这老田家的人,也不能再干看着了,于是,老二媳妇,以及田家的没出门的姑奶奶田华,以及,田曦蓝,还有另外一个与田曦蓝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也去帮忙了。
李二珍自然也没客气,也去帮忙了,而且,她有处理这些肉食的经验,不像田家人,有些东西,可能都未必吃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
李张氏给自己亲妹妹带来了几箱食用油,还有两个大坛子的猪油,都是自己家炼出来,还有一个更精致的陶瓷罐子,外边贴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写着鱼油。
这是用鱼身上的肥油炼制的鱼油,而装这个鱼油的,竟然是一件古董陶瓷,至于多值钱,李重生也不知道。
但是,对于没有用的古董,李重生都不太感兴趣,而古董买来不能用,在李重生这里来说,意义并不大。
老田家十五个孙男娣女,最大的就是田曦蓝,十六岁,正好比李重生大三岁。
最小的也是三岁,大概都是在吃大锅饭最好的时候生的,那个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吃饱了磨洋工,好多人都在那个时候选择了生娃。
老田家的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都病倒了,现在虽然好了很多,但是,谁也不敢让她们去干活。
找个暖和的炕头,让她们去躺着去了。
“妈,咱们今天吃什么?”老二媳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陷入选择恐惧症,以前也这么问,但是,那是因为,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因为没得吃,才去问吃什么。
现在可好了,太多了,真的不知道该吃
哪一个。
张金兰虽然是妹妹,但是,这里毕竟是她自己的家,是她的主场,所以,老太太也是看了一眼张玉兰,也就是李重生的亲奶奶。
“大姐,要不然,咱们今天吃饺子?人多,大家一起动手,也省事,关键是,图个好兆头,咱们团圆的饺子嘛。您看?”
李张氏一听吃饺子,关键是,这个寓意好,团圆的饺子散伙的面。
不过,李张氏还是看了一眼张正和,用眼光征询自己这个张家香火的继承人。
“哎,我的亲姐姐哎,您在呢,您说了算,弟弟都听您的。”
李张氏一看这样,也就不客气了。
“可以,让二珍跟你们一起做,但是,这个日子口,咱们三家人聚到一起可不容易,孩子们也都太缺嘴了,这样,主食是饺子,但是菜也不能少,今天不管是肉也好,还是酒也好,必须要管够。
那个,大花啊,等你把奶粉沏好了,你也跟着你二姑去炒菜,就把之前咱们家里吃过的,都做上几样,先让这些小家伙儿们,解解馋。”
其实,论最会做饭的,还得是李重生。
可是,李张氏可舍不得让自己大孙子去厨房做饭。而且,这个年代,人们脑子里的老思想还很多,最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君子远庖厨!”
老紫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结果,自称他的学生的说,“不许进厨房。”
厨房都不去,又如何知道是如何烹小鲜的?让这种东西治国,又怎么可能会把国家治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