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时代的束缚
“喂,李重生,你这两天是不是给家里人吃什么了?
我昨天开始就感觉到不对劲。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那天还全家集体拉肚子,拉完以后,身体都轻飘飘的。
我看你爸都有劲儿了,恨不得拿两条手走路,要不是我拦着,这家伙都能飞起来。”
突然之间,李老五就在所有声音的间隙之间,问了李重生这么一句话。
然后,就招来了全家几乎所有人的凝视。
“你特喵滴挨揍是一点儿都不冤。怎么不打死你个狗怂玩意儿!
你等着你大哥好了,跟你二哥一起揍你!”
李重生也看着李老五,一脸的玩味。
要说脑瓜子,其实这个家伙一点儿也不差,可惜,只有小聪明,但凡是用到正地方,有点儿格局,有点大局观,有点视野,心里有个大的框架,也不至于后来把家里祸祸得那么惨。
全家跟着遭殃,就没有几个好下场的,离他是越远越安全。
“不是,妈,你老打我干嘛?再说了,我这都被我二哥打成这样了,您还舍得。你们都看看我大哥,都能自己撑着下地了,给他两根木棍儿,我看他都能跑步了。”
李老五还以为自己有理,正说得起劲儿呢,啪地一下,就被老太太给来了一个大耳瓜子。
“魂淡玩意儿,我大孙子说得对,你就是小时候打少了。有你这么说你大哥的?再说了,你大哥好了,那还不是好事?”
说完,这老太太还偷眼看了一眼自己大孙子。
李重生则是全程一脸的淡然,继续逗弄着两个妹妹。
八妹九溪,老八是二叔家的,老九是自己家的,都是三岁,二叔家的八妹稍微大一点。
实际上,隔壁村里,还有一个老叔家的,比老九还小一点,排行老十,在她亲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嫁到了隔壁村去了。
这也是李重生为什么要一回来就撺掇自己二叔先把自己老叔打废的其中一个原因。
要不然,家里这么多东西,这家伙肯定要偷摸地去给那个女人送东西。
这冬天的,冰天雪地的,人都懒得出来,他一个大男人,大老远地跑去给一个己婚的女人送东西,而且送的还是吃的,傻子也知道他们什么关系了。
“二叔,明天管村里借个牛车,自行车在路上根本就骑不了,我早晨还是用一条鱼搭了一辆汽车过去,要不然,一天也到不了。
我去趟我大姑家,多给她送点儿年货过去。
家里的不够吃,我还能再弄,先紧着点儿我大姑家。”
“我也去!”
“啪!”“啪啪啪!”
这次是真打,老太太这下是真急眼了。
她也算是明白自己大孙子为啥要让老二揍这个老五了。
见他还不知趣,那打起来可狠了。
这年头真打假打谁不清楚啊,不是从小被打大的,就是把孩子从小打大的,那心里都跟明镜儿一样。
“二叔,跟我那几个大侄子说一声,把牛车给我洗干净喽,上边最好垫上稻草什么的,事儿办好了,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成,我都记下了。那你什么时候去?”
“我一大早进山,估计七八点钟就能回来了,回来就去大队,然后,咱们装上车就走。
对了奶奶,您把给我大姑的东西准备一下,让我妈她们给提前装到筐里,盖起来,可千万别让人看见了。”
“唉,你大姑那也是一大家子人,她们又没分家,你就是给她们送再多的东西,又有几口吃的能落在你大姑的嘴里啊!”
老太太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李重生,这个年代可不是几十年以后,一大家子住一起。
就像李重生他们家一样。
如果,许茹芸家里给她送来一大堆的物资,等许家人走了以后,这些东西,许茹芸就连一片纸都碰不到,就得全被老太太给收起来。
到时候,每天吃什么,谁家吃什么,谁多吃,谁少吃,都是家里的老一辈说了算。
而且,李重生大姑嫁的是对方家里的老西,在家里顶不受待见了。
听说,那家里老大老二最吃香,哪怕是他大姑给对方家里生了两儿两女,一样不受待见。
这年头,谁家还没有几个儿子啊!
所以,就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管了也不落好,不管总不能自家家里丰衣足食,看着自己亲大姑受冻挨饿的。
可惜大姑家里没有像二姑家里提早分家,要不然,也就没有了这许多麻烦。
说实在的,李重生其实也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自己跑过去硬要人家分家,也说不过去。
关键是,人家大姑父可不觉得苦,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很享受那种家庭的氛围。
李重生也不好说什么,李老五在家里还不是要被自己这个大孙子给收拾,而且,等李大钢好了,李重生还要让自己亲爹还有二叔一起再狠揍这个祸害几顿。
可是,李老五被打了,一样也是
乐此不疲,他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这年头被自家哥哥打,太正常了。关键是,那家伙没心没肺的,也丝毫不记恨李重生这个亲大侄。
现实中根本就没有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是矛盾统一的。
今天李老五跟李二钢翻脸,明天就又二哥二哥地叫得亲切,全看心情。
别看老李家整天里吵吵闹闹的,但是,谁也没有真放在心上。
李重生想了又想,最后还是说道,“二叔,算了,明天我就不去了,你让我大一哥,随便派个儿子过去,把我大姑,还有她家的几个孩子接过来,就说我奶奶想她了。
等她回去的时候,给她带上点儿粮食,不用多,够她们一家子吃上几天的就成。
然后告诉我大姑,粮食吃完了,就再过来取。
奶,您看这么着是不是能好点儿?”
李重生还是询问了自己的亲奶奶,别看李重生是重生者,当年他在这个年代也照样玩不转。
自己奶奶才是这个时代的专家。
“嗯,好一点儿,不过奶有更好的。你就叫铁柱子他们跟你大姑说,就说你爷爷病了,让他带着孩子们过来住几天,不用带粮食。
就她婆婆那个德行,保准乐呵呵地让你大姑过来,住到过年以后,她都没意见,她还巴不得咱们家给她家养孙子呢。
以前不行,现在咱家有吃有喝,也不怕你大姑一大家子都住在这里。”
要说,姜还得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