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 章 喜气洋洋娶媳妇

正月初五这一天,一大早全村能帮忙的人都来了,男人们都挑着自家的菜篮子,那是准备挑油包子的,女人们则把做喜宴的各种食材,在道场摆开,开始了准备工作。免费看书就搜:小说虎

只见崔德贵拿出几张提前买好的红纸,帮忙的人拿来剪刀,剪了好多半公分宽的红纸条,这些红纸条,要缠在菜篮子拌上,就连扁担也要缠上,代表了喜庆。

每只菜篮子里面放了二十五个油包子,这样每人可以挑五十个油包子,这光是挑油包子就要六个人,然后再加上其他的礼品,挑礼物的就用了十个人。

油包子装好了以后,然后要用红色的毛巾盖好,以免在路上落了灰尘,风吹过后要是开裂了,可就难看了,而且每担菜篮子拌上都要挂上“礼吊子”,那就是猪肉上最好的肉。

送给女方的十挑子礼物,准备好了以后,就该准备抬嫁妆的杠子了,这些也都是要缠上红纸条的,那都是崔德贵之前在山上砍的桦木,差不多就是小胳膊那么粗,那些嫁妆都是木头做的,可是不轻。

作为引娘的翠花,也是找王婆,化了一个淡淡的妆容,这都是对女方的尊重,还别说,翠花化妆过后,还挺好看的,就连崔大郎也是赞不绝口。

去女方接媳妇的人,简单的吃过饭之后,这些人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大志和翠花走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挑礼的十个人,还有十来个抬嫁妆的,扛着杠子,拿着绳子,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出发了。

等到这些人走到庙坪,女方家道场的时候,女方早就准备好了,一阵鞭炮声过后,女方迎接着这些人走进了堂屋。

整整十挑子礼物,摆在堂屋,几乎就把屋子占满了,在女方帮忙的左邻右舍,看到这么多的礼物,也都是羡慕不己。

“呀!润叶可找了个好人家,你看看有三百个油包子呢!”

“咋不是咧,想当初我才给了两百个油包子,不能比呀!”

“两百个也不错了,你还想要多少。”

“就是,你看看那礼吊子,可全都是最好的,润叶真的是争气了!”

“哼!等到我女儿出嫁的时候,我就要五百个油包子,让你们吃个足!”

“你就得了吧,你女儿才多大呀,到时候再说吧!”

…………

润叶就是大志的媳妇,那时候,男方准备的油包子越多,证明了这女子嫁的越好,其实这么多馍馍,都是女方父母散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了,少了不够散,做父母的当然就觉得没面子了。

接亲的队伍吃的自然是女方准备的八大件子了,不过,都没有喝多少酒,因为回去还要抬嫁妆呢,吃过饭以后,翠花走进新娘的房间,帮助新娘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抬嫁妆的人把女方准备好的嫁妆,从屋子里面抬了出来,准备开始捆绑了,好家伙这润叶家也是够可以的,嫁妆还真是不少。

装粮食的柜子有两只,听说里面装了大半柜粮食,这回去可够抬了,木箱子也是两只,里面塞满了棉被,这倒不是很重。

其实最重的要数那台穿衣柜了,高度足足在两米以上,左右有两扇门,拉开后里面是存放衣服的,中间是一块宽六十公分,高将近两米的玻璃镜子,镜子的右下角还贴上了喜鹊争鸣的贴纸。

然后其他的什么火盆架子,脸盆架子,洋瓷盆等等,一样都不少,有了这些,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家庭了。

那些洋瓷盆都放在家具的上面,装满了粮食,上面都插着红色的塑料花,这些嫁妆也都用油漆染成了红色,上面贴上了喜字,真的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太喜庆了。

抬嫁妆的人拿出绳子开始捆绑嫁妆,为了防止绳子把家具上的油漆勒掉了,拐角的地方全都垫上了,废旧的课本书。

等到把嫁妆捆好了以后,时间也差不多了,己经过了中午了,该回去了,翠花手挽着润叶,润叶也是穿着崭新的花棉袄,走出了房子,准备上路了。

润叶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女儿,就要出嫁了,激动的哭出了声音,在邻居们的搀扶下,走进了屋子,润叶也是饱含眼泪,跟他的家人告别以后,翠花和大志拉着她,走上了去牛家庄村的路。

回去的路上,沿途遇到好多要喜糖的村民,大志倒也毫不吝啬,拿出提前准备的喜糖,散发给前来道贺,却并不相识的村民。

还有人想吃油包子,这些帮忙的人都有一个的,他们也是拿出来,分给这些村民,当地人觉得能吃到,这种喜庆的油包子,那是最大的幸福。

翠花三人走到河边的时候,停了下来,根据当地的讲究,新娘是不能过桥的,到底是什么讲究,没有人知道,反正就这么流传下来的。

大志脱了鞋袜,挽起棉裤,背着新娘从小河淌了过去,翠花拿着鞋袜从桥上过去,过了桥,就该进村了,润叶明显是有些紧张害怕,翠花拉着她手,不停的安慰鼓励她。

走进村子,就有人吆喝着新娘来了,让所有人做好准备,这时候,崔德贵家的道场己经站满了人,所有人都想看看大志娶的媳妇,到底有多漂亮。

阵鞭炮声过后,大志和翠花保护着润叶,走进了那间崔德贵准备己久的新房,润叶坐在床上休息,接下来就要开始宴席了,然后晚上还要闹洞房。

等到那么多嫁妆抬到道场的时候,帮忙的人解开绳子,准备用手抬进去了,所有人都再次震惊了,他们纷纷为这样的嫁妆赞叹不己。

“哎呀!这些嫁妆也太多了吧!”

“那当然了,也不想想他们家拿了那么多礼物呢,光是油包子就有三百个。”

“三百个,这么多吗?我当年都没换到这么多。”

“当初你爹也没准备这么多嫁妆呀!”

“那倒是,我当初连这一半都没有。”

“等到我儿子长大了,也要找到这样一家姑娘,这多气派呀!”

“得了吧,你准备给人家多少油包子呀!”

“只要他们舍得给嫁妆,五百个都可以呀!”

“你又在吹牛了,还是等你孩子长大了,再说吧!”

“就是,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