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章 秦岭溶洞
崔大郎背着铁链,到达茅坡的时候,看到标记的六处标记,心里面稍微安稳了一点,这至少说明没有别的猎人来过。免费看书搜索: 我的书城网
至于捕兽夹还能剩几个,只能是看过了才知道,他向最近的一处标记走去,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连个龟毛都不见了,周围的诱饵也被吃的干干净净。
崔大郎无奈的摇了摇头,向第二处标记走去,这个捕兽夹还在,不过,捕兽夹的咬合处己经合拢,并没有任何猎物,连毛都没有,只能说明是被野兽碰上了。
他捡起捕兽夹,看了一下周围,寻找了一棵粗点的树木,放下背篓,取出铁链,铁链的一端固定在树上,另外一端用铁丝捆在捕兽夹上面。
然后放到了一条猎物经常经过的路边,撒上诱饵,就算是布置完毕了,这样捕获猎物几率就更大了一些。
后面的捕兽夹要么是动都没动,要么是夹了一些皮毛,上面血迹斑斑,毫无疑问,那是捕获的猎物,被更凶猛的野兽吃掉了?
一圈下来,捕兽夹还剩余了五个,而铁链只用了一半的样子,因为有些长铁链,他把中间固定在树上,两段固定两个捕兽夹,这样也能增加捕获的概率。
做完这一切,崔大郎也累的气喘吁吁的,看着重新标记的五处茅草,他满意的笑了,坐下来,拧开军用水壶的盖子,大口的喝着茶水。
注意了几分钟过后,崔大郎打开了系统商城,再次兑换了五个捕兽夹,这一次,他打算把这五个捕兽夹,放置在靠近龙脊岭那边,那边的猎物更多。
主意一定,崔大郎把兑换好的五个捕兽夹,扔进背篓,向龙脊岭那边走去,走到茅草变的稀少的地方,他停下来了,毕竟,这种捕兽夹只能捕捉小型猎物,那些凶猛的猎物,一脚都能把它踩进泥土里面。
和之前一样,固定铁链和捕兽夹,寻找合适位置放置,撒上诱饵,做好标记,就大功告成了,不过,这一次布置的尽量远一点,也许能吸引到更肥美的猎物。
布置完毕以后,崔大郎看着这新做的五处标记,也是非常满意,这两个地方隔的有些距离,再加上茂密干枯的茅草,是互相看不到的。
这样的话,即便是一个地方的捕兽夹被别的猎人发现了,偷走猎物,那么另外一处还是有机会捕获猎物的,基本上不会空手而归。
崔大郎看着对面的龙脊岭,上面的积雪依然没有完全融化,用荒凉二字形容绝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是寸草不生,全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
进山这么久了,还没有上去过,按道理说今天就是个好日子,可是,崔大郎觉得去这么凶险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最好两人同行,才能保证安全。
现在肯定是不行的,带的一壶水都快喝完了,也没有携带任何干粮,最主要是牛三宝也不在,等到那天和牛三宝商量商量再说吧!
崔大郎又看了看龙脊岭山脚下的那个河谷,想起来了和牛三宝共同捕获“六不像”的过程,虽然充满了危机,不过,收获还是很丰厚的,这也说明对付这种凶猛的野兽,必须要两个人才行。
他又想起了他的老爹,想当初他肯定是碰到了强大的野兽,正因为只有一个人,根本无法对付,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对了,那天不是探测到了,河谷下面有宝物的吗?要不今天去看看?”
崔大郎自言自语道,他差点把这件事忘了,因为这件事过去的挺久的了,既然今天有时间,那就去看看吧!
主意己定,说干就干,崔大郎拔出猎刀,就向河谷方向走去了,一路上遇到的荆条,都被他割了放进了背篓里面,那是用来编制绳索用的。
等他走到河谷的时候,背篓里面己经有差不多半背篓的荆条,这荒山野岭的,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崔大郎不着急下去,休息片刻过后,他集中精神,打开了系统,幸运的是跟上次显示的一样,宝物未知,位置地下。
既然如此,崔大郎就开始忙乎了,他把背篓里面的荆条倒了出来,把根部老化的和顶端太嫩的部分,全部砍掉,只留下中间韧性最好的部分。
然后,就用三根编织起来,这样编出来的绳子才最牢固,哪根完了就再搭上一根,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最后足足有二三十米,这肯定是足够长了。
崔大郎把一段缠绕在悬崖边的巨石上面,然后又使劲拽了拽,非常结实的样子,承受他的重量肯定是没问题。
他把另外一端扔了下去,看了一下,几乎都要到底部了,就是不知道洞口在什么地方,只能是先下去看看再说了。
崔大郎收拾好随身装备,拽着荆条慢慢的向下滑去,幸好最近天气还算不错,有一些流水并没有结冰,这样爬起来就容易多了。
下去了大概3米左右的样子,崔大郎看到了山洞的洞口,不过距离他有一米左右的样子,这就好办了,他一脚蹬在悬崖上面,经过两次晃悠,就站在洞口位置了。
崔大郎把荆条固定在山洞洞口旁边,一会儿还要用它爬上去呢,他看了看里面漆黑的山洞,这才想起来,忘记带手电
筒了。
他捡了一个石头扔了进去,过了好久才听到石头落地的声音,看来这个山洞挺深的,这让崔大郎更加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
至于说是手电筒,那就简单了,他有系统商城的嘛,花些积分兑换就是了,现在的积分兑换这些小东西是绰绰有余的。
崔大郎拿着三节电池的手电筒,推开了手电筒上面的开关,他这才发现这个山洞是一个溶洞,这种溶洞在秦岭山区也是最常见的山洞。
秦岭溶洞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景观,其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这些溶洞主要由地下水,对可溶解的岩石进行长期的化学侵蚀作用形成,内部含有各种形态的钟乳石和石笋。
秦岭溶洞内的钟乳石、石柱和石帘等地质形态丰富,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自然艺术品,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神秘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