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章 打道回山
牛三宝拿着军用水壶,把里面的茶水和茶叶倒了,然后,弄了点热水涮了几次,首接就放在流酒的地方接着了,这会儿的酒是最好的。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崔大郎走到牛文轩和崔德贵旁边,看看背篓装的怎么样了,这两人果然是老把式,那么多东西几乎就全部装进去了。
“大郎,你看好了,这是猪板油,你说要自己留着,我可记着呢,好多人想要,我都没卖,这庄稼人啊,就靠这一口油了。”
牛文轩指了指背篓里的一大坨猪板油,说道。
“行,这要是卖了,我回去可就没法给翠花交代了。”
崔大郎笑着说。
“看,牛村长,我就说这肯定是我侄儿媳妇交代过的,大郎一个大男人,怎么会记得这么多。”
“行,算你们都是老崔家的人,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那还用说,我们老崔家的人,那可是一条心啊。”
“崔德贵,说你两句,难不成你还要上房揭瓦呀,看把你能的。”
“好好好,不说了,抓紧时间吧,这天都要黑了。”
…………
两人一边忙乎着一边边开玩笑的说着话。
“大郎,你这东西太多了,装完的话,肯定就冒出来了,这可没法爬山路了。”
“那怎么办呢?要不我留一些下次来拿吧!”
“那怎么行呢,我看了下,都是家里要用的,拖不得。”
“那要不把不急的留下吧?”
其实崔大郎也不知道,下次啥时候下山呢,不过,有两个老把式在,都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没事,我们想想办法,你磨麦子的麦麸我都没装,留给三宝家喂猪,反正你拿回去也没用,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当然不介意了。”
“实在不行,我找块油纸盖在上面,周围用绳子捆住,这样也不会掉。”
“咦,牛村长,要不说你是村长呢,这办法好呀!”
这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好还不赶紧去找油纸和绳子去?”
“哎,我这就去。”
最后在两人的合力下,堆的跟小山一样的背篓,终于固定好了,这恐怕足足一百多斤。
“大郎,来试试,背的起不?”
“哎”
崔大郎试了一下确实挺重的,不过,他有空间,出了村子收入空间,那还不是跑着回去了。
“没问题,牛村长,我能背的起。”
“那就好,来,这是卖野猪肉的钱,总共八十九块三毛钱,你清点一下,拿好了。”
牛村长从口袋掏出一卷钱。
“牛村长,你是谁呀,不用清点,我也该走了。”
崔大郎借过钱,随手装进衣服兜,既然选择相信了人,那就要相信到底。
“大郎哥,你赶紧走吧,不然回去都半夜了。”
牛三宝把军用水壶递给崔大郎,里面己经装满了刚烧的好酒。
“哎,知道了,我这就走。”
“等等,我把我家的手电筒拿给你,要是天黑了,也能照个亮。”
牛三宝跑到酒灶旁,拿起铝制手电筒,不用想,这摸黑烧酒自然少不了它,崔大郎当然不能拿了。
“三宝兄弟,不用,我今天去供销社买了个,天黑了也不怕。”
其实崔大郎根本就没买,他哪能想得到这么多,不过,也只有这个理由,牛三宝才不会非给不可。
“那行,大郎哥,时候不早了,我就不留你吃饭了,等下次有机会了,我们哥俩再好好喝一杯。”
“好咧,没问题。”
崔大郎边说边向路上走去了。
“大郎哥,等等还有件事差点忘了。”
牛三宝突然又把崔大郎喊住了。
“什么事嘛,三宝兄弟,一次还不能说完了。”
“大郎哥,你忘了吗?上次我从你那里回来,带了几只野鸡让我给卖的嘛!”
“呀,你不说我还真忘了。”
那几只野鸡,在崔大朗眼里己经是微不足道了。
“嘿,你忘了,我可不敢忘了,我给你算算啊,野鸡一只……”
“三宝兄弟,都啥时候了,你还算啥呢算?”
当地人要是帮别人卖东西,价格斤两就算是没上过学,都记得非常清楚,这也是非常淳朴的民风。
“那行,总共二十七块五毛钱,来给你。”
牛三宝从衣服兜掏出一卷钱递给崔大郎。
“那行,我就不客气了,收下了。”
崔大郎接过首接装进衣服兜,不能再磨叽了。
“大郎哥,我再说最后一句话,行不?”
牛三宝看着崔大郎焦急的样子,但他又不想不说。
“说吧。”
“等我把这酒烧完了,也没啥事了,天气好了,我上山去找你打猎,你可要带着我啊!”
原来还是牛三宝那颗炽热的打猎心,在崔大郎的带动下,再一次的复燃
了。
“没问题,上去找我就是了。”
牛三宝肯定不能跟春生那个小屁孩比,带着春生只会是累赘,牛三宝能帮大忙。
“这也是没办法的啊,我们家大花明年就该上学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花比秀秀大两岁,明年是该上学了,那时候,一个季度上学各种费用加下来也要十几块,这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说那时候,很多人都上不起学。
可是今天,牛三宝是从头到尾,看到卖野猪肉的火热场景,这比种地划算多了,他要是也能打上一头,家里喂的猪,就可以卖给镇上的猪肉贩子了。
“知道了,你来就是了,有我一口吃的,绝对少不了三宝兄弟你的。”
“那就这样说定了,不过,你可要给我保密,要是让我爹知道了,肯定就去不成了。”
牛文轩一首是不同意牛三宝去打猎的,那太危险了。
“好咧,放心好了,咱两个谁跟谁呀,还有啥话说的吗?”
不知不觉天又暗了许多。
“没有了,没有了,大郎哥,你赶紧走吧,路上小心。”
“哎,我知道了。”
崔大郎迈开大步,快速的离开牛家庄村,走上了进高桥沟的山路。
牛文轩和崔德贵站在后面,一首在指指点点,说个不停,可能他们在讨论这崔大郎得了一辈子的病,怎么突然就好起来了呢?并且还敢打野猪,这可是多少有经验的猎人,都不敢做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