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章 乡政府大院

崔大郎走到道场边上烧酒的地方,才发现牛三宝正坐在灶前烧火呢,不知道他婆娘哪里去了,可能是人太多了,带孩子去了吧!

“三宝兄弟,怎么就你一个人啊?”

崔大郎打着招呼。首发免费看书搜:小说虎

“哦,我那婆娘洗碗去了,刚吃过饭,对了,给你留了一碗,赶快趁热吃,都忙着,没时间做饭的,煮的酸菜面,你别介意啊,大郎哥。”

牛三宝端起放在旁边的洋瓷碗,上面还盖着,不然灰尘就进去了。

当地人对客人非常有礼貌的,像糊豆从来不会做给客人吃,最差都是酸菜面。

“介意个啥嘛,不过,我早上走的时候吃过了。”

“早上吃的,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就是便饭,赶快吃吧!”

“那行,做都做了,我就吃了吧!”

崔大郎接过洋瓷碗,打开一看果然是干巴巴的一碗酸菜面,不过,还好上面有辣椒,冬季辣椒很珍贵的,都是客人来了才吃。

崔大郎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还别说,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消化了,不过,这酸菜面没有翠花做的好吃。

“三宝兄弟,你婆娘这手艺可以啊,酸菜面都这么香。”

虽然差点,不过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行了啊,大郎哥,就我婆娘那厨艺,能吃就不错了,我刚才看到你和崔德贵一起过来的,他没有为难你吧?”

牛三宝虽然坐在这里烧火,道场上发生的事情,他可都看着呢。

“哦,没有,我们之前有误会,刚才在磨坊都说清楚了,没事了,我二达也是个苦命人。”

崔大郎现在才体会到有一个好婆娘,是多么幸福的事。

“误会解除了就好,我也希望你们一大家子好好的,本来都是一家人嘛!”

按照当地的风俗,只要是一个爷爷辈的,都算是一家人。

“是呀,对了,三宝兄弟,我那东西有人要吗?”

崔大郎喝了一口不太多的面汤,问道。

“咦,我刚才问了村里几个有钱的,他们想要,不过给不起价钱啊!”

“他们能给啥价钱嘛!”

“跟野猪一样的价钱,一块钱,那不是太亏了嘛,这可比野猪好多了。”

牛三宝认为獾子算是野兽里面很值钱的了。

“那你觉得卖多钱不算亏呢?”

崔大郎还真不知道价格。

“我觉得嘛,怎么也要卖一块二才划得来。”

“一块二?会不会太贵了呀?”

“不贵不贵,多少人想要,花钱都买不到呢,它的全身可都是宝。”

牛三宝好像知道哪里能卖出去。

“三宝兄弟,那你说说谁能要呢?”

说话间,崔大郎己经把一大碗酸菜面干完了。

“大郎哥,你可以拿到乡政府试试。”

“乡政府?”

“对,就是公社食堂,那可都是领导干部吃饭的地方,他们可稀罕这玩意了,野猪他们都看不上。”

那时候,这都是很正常的事,算不上公款吃喝,其实也就是大食堂,厨师得换着花样,才能满足那么多人,吃饭的不同喜好。

“你是说管理食堂的老张吧?”

“对,大郎哥都知道的嘛,这十里八村的很多猎人打的猎物,都拿到那里去卖了。”

“哦,我走的时候听翠花说过。”

“那就行了,要不你现在去试试看,现在过去,正好赶上领导干部吃饭,应该好卖。”

其实从牛家庄村到乡政府,也没有多远的路,过了河,沿着河道走,最快半个小时就到了。

“那行,我现在就出发,对了,崹人参有人要吗?”

崔大郎差点忘了,最值钱的宝物了。

“那个别提了,太贵了,没人买得起,你都拿到乡政府去问问吧,也许有需要的。”

“那行,我知道了,那我走了,洋瓷碗放这里了。”

崔大郎得抓紧时间,他还要去供销社,等这一趟回来,天恐怕都快黑了,还要赶回去呢!

“大郎哥,你快走吧,洋瓷碗给我就行。”

“好”

崔大郎背上背篓也没有跟牛文轩和崔德贵打招呼,首接就向河边木桥走去了。

在那个时期,所有的桥梁都是由村民们亲手搭建而成的,而且这些桥只在冬季才会出现,而到了夏天,它们便会被拆除掉。

原因在于,如果夏季河里涨洪水了,那么这些桥将会被无情地冲毁,因此,每当需要过河时,人们只能脱下鞋子,赤脚过河就可以了。

牛家庄村的木桥便是如此,它的下方是用胳膊粗的木头搭建起来的木架,上方则铺设着二三十公分左右宽的木板。

木板与木架之间使用铁丝紧紧捆绑在一起,但即便如此,行走在桥上仍然会感到明显的晃动,对于那些胆小的人来说,一个人都不敢走在上面。

可以看出,这些木板己经被使用

了很长时间,显得非常陈旧,然而,它们全部选用了上等的木材制作,质量十分可靠。

尽管经过岁月的侵蚀,它们依然屹立不倒,稳稳地矗立在河流之上,丝毫没有风化的痕迹。

崔大郎从木桥上飞奔而过,并非因为他胆小,而是为了节省时间,过桥后,他凭借着原主的记忆,沿着河道边的小路,快步向乡政府前行。

仅仅用了二十多分钟,便望见了乡政府的办公大楼,这是一座五层楼高的建筑,外墙涂满了鲜艳的黄绿色油漆,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这里最好的建筑。

据说这栋大楼下面三层是办公区域,上面两层是住宿区和接待所,供那些离家远的办人员住宿,还有偏远乡村村干部来了,当天赶不回去时,临时住一晚。

办公大楼前有一片宽阔的道场,道场上停放着几辆拖拉机,角落里还整齐地摆放着一些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这些都是在此工作的领导干部,骑过来上班的交通工具。

道场的另一侧则是一排由红砖砌成的瓦房,公社食堂占据了将近一半的面积,其余的几间房屋可能被用作库房,里面堆积着各种各样的杂物。

道场西周栽了好多棵三把头左右的梧桐树,松树,这让整个乡政府看起来庄严,整洁,大观。

要想进入乡政府区域,还要经过一道大铁门,也没有门卫,只有晚上才会锁起来,确保乡政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