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 章 消除误会

“大郎,过来,该你了!”

崔德贵站在门口大声喊道,因为有流水的声音,小了就听不到了,这也打断了崔大郎的思绪。首发免费看书搜:断青丝小说

“哦,来咧!”

崔大郎挥了一下手,向磨坊走去,回到磨坊,他前面的那个人,正在用绳子捆绑口袋,这是准备要走了。

崔大郎揭开绑在口袋的绳子,里面还装了一个空口袋,那是拿来装面粉的,那时候这些都要自己准备。

“来,大郎,我帮你!”

崔德贵竟然走过来,要帮崔大郎抬麦子,他还以为崔大郎还是那个病殃殃。

“二达,没事,我能行,你把机器的口关上。”

崔大郎也有些感动,也没有喊名字了,人嘛,都是将心比心的。

“哎,好咧!”

崔德贵赶紧把下麦子的口关住了,那是一个小铁片,插紧就是了。

“大郎,你把面口袋扎紧,下面有绳子,别让面粉飞出来了,我去套皮带。”

“哦”

那时候磨麦子的机器都挺高,因此为了操作方便,通常都会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然后将机器放置在坑里。

面粉的出口位于最下方,如果不绑扎严实,面粉会西处飞扬,造成大量的浪费,因此,必须要两个人配合工作。

一般来说,过来磨面的人会待在坑里,负责接面粉的口袋以及接收麦皮;而主人则站在上方,负责将麦皮再次倒入料篼里。

通常情况下,麦子需要经过三遍的研磨就己经干净了,但那时人们的粮食并不充裕,所以通常会选择西遍,甚至五遍的研磨方式。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许多麦麸会进入到面粉之中,导致面粉呈现出黑色,不过,从口感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这种面粉属于粗粮面粉。

如果想要获得精细的面粉,则需要前往供销社购买商品面粉,并且还需要粮油票,粮油票也算是紧缺物资,所以才有了,翠花让崔大郎去找王满银那回事。

只见崔德贵把皮带先套在机器的滚轮上,然后拿着皮带另外一头,按在水轮机旋转的滚轮上,使劲一按,皮带就套上了,机器就响起了轰鸣声。

“大郎,面口袋扎实了没?”

由于机器的声音很大,说话都挺费力气。

“扎实了。”

“好,那我开始了啊!”

崔德贵慢慢拉开下麦子的铁皮,这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了,太快了麦子磨不出面粉,太慢了一天干不出多少活,全靠经验。

下面接麦皮的是几个铁桶,崔大郎看着装满了,就递给崔德贵,崔德贵先放在一边,这磨麦子必须一遍完了,才能第二遍,不能掺和到一起了。

两个人的配合倒还蛮默契,崔大郎感觉气氛有些压抑,就想说说话:“二达,怎么不见二娘和大志呢?”

平时的话,都是他们三个人在,这样的话,加工的人多了,还能轮换着休息。

“哦,他们呀,在抓紧时间收拾你腾出来的那间房呢!这不,快要过年了嘛,到时候磨面的人就多了,就没时间收拾了。”

其实,磨坊还有一台机器,是加工玉米和谷子的,人多的时候,水轮机可以带动两台机器一起转动。

“那倒也是,到那时候你们得从早干到晚。”

过年的时候,要蒸馍,压挂面,多数用来送礼,需要的面粉自然就多了,都是提前来多加工一些。

“是啊,所以说那天让你搬家,也是迫不得己的事情,到了年关我们就忙不过来呀!”

其实,当初崔德贵要是这样说,崔大郎也能理解。

“二达说得对,是我太没礼貌了。”

“哎,其实啊,我本来都准备好房钱给你的,都是你二娘,非要出这么个主意,要耍赖,真怨不得我啊,大郎,你不会还生气吧?”

这样一来,看样子还都是二娘那个臭娘们出的骚主意。

“二达,不会的,事情都过去了,我们都是自己人,没有隔夜的仇,你那多给的房钱我还给你吧!”

崔德贵实心实意的解释,让崔大郎觉得,当初多要了五张大团结,有些过分了。

“别,大侄子,那钱你拿着,我也知道你们家辛苦,早都想帮帮你们了,可是你二娘就是不同意,刚好趁这个机会,就当是我帮了你们家吧。”

崔德贵这么一说,让崔大郎彻底重新认识了他二达,原来他正如翠花说的那样,是个好人。

“这……那我就谢谢二达了。”

既然崔德贵给了,那就不用客气了,那时候的人不会推来委去的。

“你们在山上生活还好着吧?今天是专门下来磨面的吗?你比以前真的好多了,还背得起这么大一袋子麦子。”

崔德贵看到误会己经消除,就开始问候崔大郎一家了。

“山上挺好的,我这几天打了一个猎物,刚好今天天气不错,背下来卖,磨面就是顺便的事。”

崔大郎倒也不用隐瞒什么。

“你这才上

去多久啊,就打到猎物了,比你爹强多了,都有些啥猎物啊?”

崔德贵记得他哥崔德福有时候进山好几天,还是空手而归。

“也没啥,就是一头野猪。”

崔大郎淡淡的说道。

“那应该是一只小猪崽吧,你怎么不留着自己吃呢?”

崔德贵当然想不到是头大家伙了。

“哦,还打了些野鸡,野兔的,留在家里吃了,不是小猪崽哦,是头二百斤左右母野猪。”

“啥?大郎,你没骗我吧,你竟然真的打了一头二百斤的野猪?”

崔德贵以为自己听错了,停下手中的动作,爬下身子问道。

“我骗你干嘛呀,就在牛三宝家道场放着呢,村长在帮忙给收拾。”

“天呀,刚才那个人说,你背了头野猪下来,我还以为是开玩笑的,原来是真的呀!”

崔德贵站起来,料篼里面快空了,看来,崔大郎背野猪的事,己经是人尽皆知了。

“还有个小猪崽,我留在山上,让翠花收拾收拾自己吃了。”

“好好好,大郎呀,你终于是有出息了,快点弄完,我也要去看看你打的野猪有多大。”

崔德贵觉得这是他们老崔家,引以为傲的时刻,肯定不能缺席,不自觉的开大了下麦皮的铁皮。

幸好,崔大郎的麦子磨完了,也没人来,估计都去牛三宝家看热闹去了吧,崔德贵帮崔大郎收拾好,把水渠的水改了,水轮机停止了转动,锁好磨坊门,两人急匆匆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