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杳无音信
玉皇观大门开了,进来许多人,有的举着火把,有的拿着手电筒,霎时间将玉皇观院内照的亮如白昼。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刘子义仔细观察,当时一闪身就跳了下来,叫出了声:“爹,柱子哥,我在这。”
来的正是刘翰章和小柱子,还带了不少人。韩宗清和刘子义双双失踪,刘翰章在家急得不行。后来,他召集了不少人,让小柱子看家,万一刘子义回来还有个接应,然后他亲上玉皇观。
可是,在玉皇观内找了半天,一个人影都没见到。后来,杨三红放火,刘翰章觉得蹊跷,但还是命人救火。太清老道虽然可恶,但他也不想亵渎了神灵。在玉皇观呆了一天,刘翰章无功而返。
回家后,他和小柱子商量,又派出人手在附近探访。一连好几天,还是没有消息。最后,小柱子道:“刘叔,咱这么找不是办法,还得去玉皇观。我就不信,老道们能不回来。”
刘翰章觉得有道理,这才又带着人上玉皇观,准备长期蹲守了。刚一进大门,就见树上跳下个人,正是刘子义。刘翰章见到儿子,又惊又喜,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子义啊,你跑哪去了?可给我急死了!”
刘子义跑到父亲面前,也十分激动。小柱子过来抱着他的肩膀,道:“兄弟,你没事吧,我韩大哥和君庭呢?”
这时,杨三红也从树上下来了。小柱子一看她,愣住了;“哎,三红妹子,你也在这。这是怎么回事?”
提起韩宗清,刘子义低下头,眼圈红了。刘翰章和小柱子心往下一沉,急忙问:“子义,你韩大哥和君庭咋了,快说啊。”
刘子义往地下一蹲,眼泪掉下来了:“爹,柱子哥,我没用,没保护好韩大哥。他···他死了,君庭被法显抓走了。”
一听这话,小柱子一个高就蹦起来:“子义,你说啥?韩大哥死了?你说笑呢吧,怎么可能。”
刘子义擦了把眼泪,就把如何被擒,然后翠依相救等经过说了一遍。小柱子没等他说完,当时跳过去就给了他一个嘴巴:“刘子义,你就是这么交朋友的。当初将韩大哥托付给你,你怎么说的?”这巴掌打完,小柱子坐在地上,抱头大哭。
他这一哭,在场的人都受不了了,不住地摇头叹息。刘翰章有心劝几句,但也不知道说点啥。
刘子义扑通跪在了小柱子面前:“柱子哥,你打死我吧。我对不起韩大哥,我对不起君庭。我无能啊。”
哭了半天,小柱子才止住了悲声,把刘子义拉了起来道:“兄弟,刚刚我昏了头,这事不怪你,你尽力了。唉,只怪韩大哥命苦啊。”
杨三红走了过来,看看小柱子,看看刘子义,道:“唉!你俩给我哭的都心酸了。柱子哥,逝者己矣,你节哀吧。”
刘子义站了起来,道:“爹,我给你介绍,那个我的···我的···红颜知己,翠依。没有她,我这条命早就没了。翠依姐,翠依姐?”
刘子义一回头,没看到翠依,这才想起来,人还在树上呢。刘子义和杨三红有功夫,说跳就下来,可翠依不行啊。
刘子义急忙来到树下,把翠依接了下来,拉着她的手来到刘翰章面前。翠依虽然对刘子义一往情深,但见到刘翰章,脖子都羞红了,就觉得手脚没地方放,轻施一礼,用细不可闻的声音道:“刘老爷,给您见礼了。”
刘翰章上下打量翠依,嗯,这模样是真没挑,和儿子看起来很般配。但是,一想到她曾是太真真人情妇这一层,老头还是有点不痛快。但是,当着这么多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一摆手道:“姑娘不必多礼。犬子这次能平安归来,还要多多感谢你。”
当下,刘翰章吩咐人在观内外守着,然后将翠依、杨三红让到了正殿内,找椅子坐下。刘子义就道:“爹,现在咱们要找太清不容易,就在这等吧。他们不回来还则罢了,一回来,咱们就给他们来个包饺子,救出君庭。”
刘翰章点点头:“这回来的人手不少,准备也充足,咱们就跟着死磕。”
刘翰章准备的还真充分,专门有几个棒小伙子背着米粮、蔬菜。翠依就来到厨房,给大家伙做饭。
闲言少叙,这一等,就是两天,没等来老道,倒是把耿三等来了。这老爷子不放心,翻山越岭地来看看。耿三告诉他们,他去了太清在大兴村的家,没人。众人心中着急,但也无计可施。耿三呆了半天,就失望地走了。
又等了两天,刘翰章带的人都呆不住了。谁家里都有活,总这么干等,也不是办法。最后,刘翰章和小柱子、刘子义商量,看来太清真人是躲出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还是先撤吧。
下山后,杨三红向小柱子、刘子义告辞,说还有事,就先走了。众人没首接回西平镇刘宅,而是在翠依带领下,转道黑熊岭,要取回韩宗清尸体。
这条路当时翠依是逃难时走的,这回特意找,费了好大周折,才下到深沟内,找到了树洞。
打开树枝,韩宗清的尸体躺在里面。由于夏天热,尸体己经开始腐烂。小柱子又大哭了一场。最后刘翰章出主意,这么
带回去恐怕不行,火化吧。
人多力量大,大家砍了树木,晒了一整天,然后把韩宗清的尸体火化,骨灰用布包好,由小柱子背在身后。
回到西平镇刘宅,小柱子又呆了两天,还是没有韩君庭消息,就起身告辞,要将韩宗清骨灰送回,给韩大嫂报个信儿。
刘子义对小柱子道:“柱子哥,你放心,我密切监视玉皇观,一定会将君庭救出来。”
小柱子道:“我回去把事干利索了,马上就来。”
送走了小柱子,家里一下子清静了。这几天,刘翰章派到玉皇观暗中监视的人不断传来消息,玉皇观还是没回来人。刘子义整天在家着急,又无计可施。
这一天,刘翰章把儿子叫到身边,道:“子义,你和翠依姑娘,是怎么打算的。”
刘子义道:“爹,眼下没那时间,等过后救出君庭,一切稳定后,我就和翠依成亲。”
刘翰章道:“唉,本来,就冲人家姑娘对你这份情义,我也不该反对你俩的婚事。可是,儿啊,她毕竟曾经跟过太清真人,你还是个大小伙子,这个······”
刘子义站了起来,一摆手道:“爹,你别说了,我这么大了,我的事自己能做主。我和翠依的婚事,板上钉钉了,您反对也没用。我什么事都能听您的,就这事不行。”
刘翰章叹了口气,道:“你这小子,从小脾气就拧,我管不了你。可是,孩子,你才17啊,年纪太小。这样吧,你们的婚事等两年,你19岁时,如果你还这么想,到时候我给你们风风光光办婚事,你看如何?”
刘翰章这么做,有两层考虑。一是刘子义年纪小,不定性,如果他只是一时冲动,大一点也就明白事了。二是翠依毕竟曾经跟过太清,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刘子义寻思了会,点点头,道:“爹,先这么办吧。眼下,我也顾不上这些,一天不救出君庭,我什么心思都没有。”
打这起,翠依就在刘家住下了。每一天,她都早早起来,伺候刘家父子的饮食、衣着。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刘子义每天都不着家,西处寻找太清真人和法显等人。可是,这帮老道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不但没回玉皇观,也没听说在其他地方活动过。每次,刘子义回来,都唉声叹气。
下雪了,冬天到了。这一天,刘子义没出去,把翠依叫到偏厅内喝茶、聊天。聊着聊着,翠依突然问道:“子义,我来你家时间也不短了,总不能这么没名没分地住着吧。咱们的事,你什么意见,你父亲什么意见?”
刘子义道:“翠依姐,最近我整天找君庭,也没和你细说。你放心,我刘子义吐唾沫是个钉,我说今生非你不娶,绝不会负你。只不过,我父亲说我年纪太小,想两年后给咱们办婚事。”
一听这个,翠依心里明白了。刘老爷还是对自己有想法啊,两年啊,夜长梦多,她也不敢想,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见翠依没言语,刘子义急忙又道:“翠依姐,我们共过患难,我的命都是你救的。你放心,我刘子义绝不食言。你就在我家先住着,等我找到君庭后,咱们就成亲。”
翠依点点头,没说什么。
又过几天,小柱子回来了。听说韩君庭还没消息,不住地叹气。刘翰章问起他回家一趟的经历,小柱子道:“别提了,我把韩大哥骨灰送回青山沟,韩大嫂一股急火,病了一个多月,到底没缓过来,也去世了。临死前,韩大嫂一再叮嘱我,一定要把君庭找回来。我将韩大哥和韩大嫂合葬了,又处理完家里的事,就来了。唉,君庭这孩子,究竟是生是死,在哪啊?”
韩君庭究竟身在何方?眼下,他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