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颜松

  事实证明,就如今而言,沧溟圣王的威望远大于女帝。

  就如同萧逸昨天所说的那般,圣王铁了心要做的事,谁都阻止不了。

  在实力上,圣王本身就是当世最强大的存在。

  在势力上,沧溟军控制着整个司隶,谁敢不从,诛之!

  面对这种拥有改天换地之能的绝对存在,他们拿什么反抗?

  反抗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仗义死节的反对之人并非没有。

  永初朝毕竟不是盛和朝,并非容不得守道者。

  贪图享乐的宗室自然没几个有胆子站出来面对沧溟圣王,但御史之中却不是没有硬骨头。

  然而,沧溟圣王除了绝对的武力以外,雄辩能力竟也相当了得,在强推变革之法的同时,还不断痛陈供养宗室的祖制之害,已然严重到足以威胁大夏存亡,再不变革,国库势必年年亏空,朝廷没钱,必将导致天下大乱。

  若是不同意他的变革之法,就拿出行将有效的办法根治此害,弥补国库亏空。

  面对沧溟圣王抛出的问题,几个御史却只是扯一些大道理,根本言之无物。

  毕竟他们虽然精通大夏律法,但太过于保守,只知道维护祖宗成法,在具体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极其有限。

  让他们引经据典辨明是非,他们能说得头头是道,但让他们办事,他们就会变得捉襟见肘,怎么可能想得出两全之法?

  沧溟圣王跟他们说数据,说未来,说方案,他们就只会扯孝义,扯祖宗成法,言语空洞无比,最后连都御史方平都看不下去了。

  至于变革祖制是对太祖皇帝不孝?

  笑话,丢了这十万里江山才是最大的不孝!

  而且真要扯祖制,当年太祖皇帝还制定了贪污超过十两银子就处以剥皮充草的极刑呢,真这么维护祖制,那就一起恢复啊。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的流氓。

  沧溟圣王显然就是有文化的流氓。

  虽然这些辩词并不是他想的,但由他说出来,那威力却极其恐怖。

  换一个人来说,绝对没有他这个效果。

  最后,在打又打不过,辨又辨不赢的情况下,变革供养宗室之制就这么通过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开始进入筹备状态。

  目标和计划都有了,决策通过后,剩下的,就是执行和监管。

  派谁去做这件事,由谁负责跟进进度和监督相关人员,就成了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陆晨刚越过玄极门,沿着朱墙朝太极殿走去的路上,就感受到了一阵压抑无比的氛围。

  平日里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天论地的朝官们,此时却是一个比一个阴郁,似乎失去了和同伴交谈的兴致,面色沉重无比。

  陆晨也懒得在意他们,就这么自顾自地朝太极殿走去,像是无事发生一般,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而就在他走过一处拐角的时候——

  “陆侍郎。”

  身侧突然传来一声陌生的轻唤。

  听到有人叫自己,陆晨便顿住脚步,转头看去。

  却见一个须发皆白,身着红底紫纹袍服,看起来颇有些慈眉善目的老者正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

  老者身后,几个身着紫袍的官员随侍左右。

  在看清老者的模样后,陆晨当即朝他微微躬身。

  “下官见过颜阁老。”

  没错,叫住他的人,正是当朝首辅,在萧韵入阁之前,三阁之中唯一的阁臣——颜松。

  颜松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上下打量着陆晨,颇为感慨地道:

  “真是后生可畏啊,老夫在陆侍郎你这般年纪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连紫极城的城门往哪开都不知道,而陆侍郎你却已是前途无量的三品大员,不过二十出头,就取得了无数修士一辈子都难以取得的成就。”

  停顿了一下,他突然眯了下眼睛,接着似乎意有所指地道:“所以说,这做臣子的,就得时刻铭记【忠君报国】四字,只要为陛下尽忠,为大夏的江山尽职,哪怕暂时受挫,总有一天能够拨开云雾,得到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啊.”

  话音落下,陆晨面色不由得微微一凝。

  “颜阁老过誉了,下官才疏学浅,当不得颜阁老如此夸奖。”

  “过谦,过谦啦。”

  颜松负着手,缓步走到陆晨跟前,那几位紫袍朝臣紧随其后。

  陆晨主动开口,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颜阁老唤下官何事?”

  颜松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似关切地问道:“昨日陆侍郎似乎没来上朝,可是身体有恙?”

  “是有点不舒服,不过陛下强令下官在家休息一天,现已无碍。”

  听到这话,颜松颇为浑浊的老眼中悄然闪过一抹精光。

  “呵呵,陆侍郎圣眷如此,当真是羡煞旁人啊。”

  陆晨摇了摇头,没有接话。

  这时颜松又道:“只是可惜,昨天朝中发生这么大的事,陆侍郎这等忠贞不二、一心为公的无双国士竟然不在。”

  说到最后,他却是莫名轻叹一声。

  闻言,陆晨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心里便泛起了冷笑。

  这又是忠君报国,又是江山社稷的,就好像大夏如今大厦将倾,需要他站出来力挽狂澜一样。

  “阁老指的,可是圣王殿下变革祖制之事?”

  此言一出,颜松身后的两个紫袍朝臣面色顿时微微一紧。

  然而颜松本人脸上却依旧挂着一副和蔼的笑意。

  “哦?邸报未发,陆侍郎便知道了昨日早朝之事?”

  “嗯。”

  陆晨微微颔首。

  “下官的至交好友昨日下值后,便专程过来告知了下官。”

  “既然如此.”

  颜松再次开口,不急不缓地问道:“不知陆侍郎对此事,有何看法?”

  陆晨懒得跟这些年老成精、在官场混迹多年的政治生物玩什么心机,根本不怕任何暗算的他也没必要跟他们勾心斗角,直接简单明了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依在下之见,圣王殿下仅凭此策,便可当得上【无双国士】四字,足以名垂青史,为后人传颂!”

  掷地有声的话音落下的瞬间,颜松身后的两名紫袍朝官当即脸色一变。

  然而颜松脸色却依旧没有丝毫变化,似乎对陆晨的回答早有所料。

  一名紫袍朝官沉声问道:“陆侍郎,你知道圣王殿下提出的改制,对如今的大夏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当然。”

  陆晨瞥了他一眼,一脸淡然地道:“圣王殿下此策,堪称济世良方,只要能够贯彻到底,我大夏定能摆脱积弊,延续千年国运,甚至万世不竭!”

  “荒谬!”

  那紫袍朝臣冷声道:“自大景以降,历朝历代所奉行的,皆是【君王与修士共天下】的国策,无论是宗室还是修士,都是我大夏天朝的根本。”

  “圣王殿下此举固然可解朝廷一时之忧,但对宗室如此苛责却贻害无穷,宗室与陛下同宗同源,身上流淌着的,亦是皇族血脉,若是宗室与朝廷离心离德,甚至被逼得犯上作乱,陛下将来有何颜面面对大夏列祖列宗?!”

  “如此苛政,陆侍郎你竟然觉得这是济世良方?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闻言,陆晨当即冷笑一声。

  “难道任由百姓被逼成了反民,而后以燎原之势改天换地,夺了这大夏十万里江山,让陛下成为亡国之君,她就有脸面对列祖列宗了吗?”

  “危言耸听!”

  紫袍朝臣一脸不屑。

  “且不说圣主临朝,我大夏定能重现仁宣盛世,天下自不会如妖后乱政时那般民不聊生,我大夏雄兵一兆有余,忠臣良将无数,那些无知黔首就算暴乱,也只是一群目不识丁、连灵根都没有的暴民罢了,何惧之有?”

  对于这番话,陆晨直接毫不客气地回怼道:“薛侍郎,你莫不是忘了,我大夏太祖鸿武皇帝故事?”

  话音落下的瞬间,被陆晨称作薛侍郎的中年人不由得面色一僵。

  陆晨说的没错,大夏如今的十万里江山,还真就是一个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小人物,从肆虐中洲大地两百余年的异族手中一寸一寸打下来的。x2三wxw.co。